首页 >散文精选 >冰心散文精选二篇,冰心散文语言的魅力

冰心散文精选二篇,冰心散文语言的魅力

时间:2015-12-16 来源:阅来网

  《笑》
 
  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
 
  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人。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
 
  我不知不觉的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的想。
 
  严闭的心幕,慢慢的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一条很长的古道。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沟里的水,潺潺的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又仿佛是哪儿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地想。
 
  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的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的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门前的麦垅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黄嫩绿的非常鲜丽。——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儿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绾在一起。
 
  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
 
  《荷叶·母亲》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院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小船般散漂在水里。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倚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斜过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也不摇动了。雨声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不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盖天空下的隐蔽?

浅谈冰心散文语言的艺术魅力

  【摘 要】冰心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最杰出的女性作家之一,其散文语言的艺术成就获得了评论界的高度赞誉,在读者中间更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冰心散文语言率真质朴,柔婉典雅,极富图画美及音乐美,本文主要分析冰心散文语言的艺术魅力。
 
  冰心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着名女星作家,在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她一直紧跟历史脚步,用知识女女性的角度记录这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她一共坚持创作75年,无论是在诗歌、小说还是散文上,冰心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尤其是她的散文,处处蕴含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浓厚的家庭伦理观念让冰心的散文中迸发出爱的光辉
 
  在冰心的散文中,自始至终要表达的就是“爱”,她主张爱自己的母亲、爱护儿童,还要热爱大自然,在她的眼中,所有的问题都是可以通过“互爱”来解决的。之所以冰心有这种大爱的思想,正是由于她孩童时期生活在一个非常和谐的家庭中,而作家的民族记忆、少年记忆与民族记忆都是他们创作的源泉,特别是童年记忆,这会影响一个作家的一生。正是由于冰心生长在一个民主、和睦的家庭中,造就出了她高雅的气质。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冰心,在行动与思想中都有着善良的品质,在成人后形成了“爱的哲学”,在她的散文作品中,很少有直接描述政治变换的篇章,更多的是描述自己的家庭,阐述家庭伦理观念与道德。例如,在描写自己的母亲时,她写到:
 
  “母亲,你是大海,我只是刹那间溅跃的浪花,虽暂时在最低的空间上,幻出种种的闪光,而在最短的时间中,即又飞进母亲的怀里,我挚爱恩慈的母亲”。
 
  这种家庭伦路思想贯穿在冰心一生的创作中,在她的散文《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山中杂技》、《往事·二》、《南归》、《空巢》中都可以看到她对传统中华民族家庭伦理精神的传承,这是值得我们拉发扬光大的。
 
  二、典雅的中华文化让冰心的散文富含诗学的气质
 
  冰心有很深的古代文学造诣,她长期受到传统优秀民族文化的陶冶,将其渗透到自己的作品中,让她的散文充满诗学的气质。同时,冰心非常擅长利用诗句来点化文章,一些极为平常的诗句经过她的加工又重新绽放出光芒。在《寄小读者·通讯十六》中,她这样描述到:
 
  “二月七日,正是五天风雪之后,万株树上,都结上一层冰壳。下楼微步雪林中,曲折行来,偶然回顾,一身自冰玉丛中穿过小楼一角,隐隐看见我的帘幕,虽然一般的高处不胜寒,而此琼楼玉宇,竟在人间,而非天上”。这一段是冰心描述的自己居住的小楼,在描写时,她借助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句意与语序上做了变动,实现了抒情叙事和语境描写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优美、典雅的语言风格。
 
  冰心的这种语言受到了很多读者的欢迎,连胡适先生都予以了高度的赞扬,她的散文有着音乐美和形式美,善于应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来提升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这给她的散文赋予了更好的表现力。
 
  三、时代的进步为冰心的散文赋予坚韧的生命力
 
  在时代的进步下,冰心也在不断提升着自己的境界与品位,文学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冰心的散文善于描述感人肺腑的片段,有着鲜明的美文特征,这与作者的人生阅历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她的童年温馨,求学生涯顺意,工作环境平和,人际关系友好,家庭生活幸福,都给她留下了很好的回忆。冰心在她的回忆散文中描写出一个女性知识分子的宽广胸怀,表达出传统知识分子的高尚情操。
 
  冰心虽然没有像巴金那样,强调社会责任,以反思的态度和含而不露的锐气,立足人生书写,但她自觉地紧密联系社会现实,把爱心贴紧大众人生,目光依旧关注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样是通过自我感情的变动来折射社会现实问题,敢于写出带辣味的烫手文章。愈近晚年,冰心的写作愈发收放自如。冰心以更大的诚意与智慧来表达心中所思所想,以逾越人生苍桑的睿智与慈爱来展示她的心灵,表达她对时世的喜悦与愤慨。她在新时期的一些短篇散文中有一点文化祭的味道,这不仅是《我的童年》一类文章中引用了好些对联诗文,她对早年的回忆,更让人体会到五四精神的返照,充满了雅正之气。且冰心特有的深情,在这一时期,更化作奇妙的想象。
 
  四、结语
 
  在现当代文学史中,冰心是一位有着独特艺术风格、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她的散文文字典雅、清丽、思想纯洁,随处可见意境美。她一生崇尚美、追求美,在她的散文语言中显露出她独特的美学追求,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这不论是对当代的散文创作还是散文理论的丰富,都是一种珍贵的可资借鉴的财富。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