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后感 >灿烂千阳读后感

灿烂千阳读后感

时间:2015-05-14 来源:阅来网

【篇一:《灿烂千阳》读后感】

男女平等喊了多少年了,真正平等了吗?既然平等了为什么还有这标志不平等的节日?阳光能照射到每一个角落吗?在我们不知道的世界中还有哪些我们未曾涉足?跟随我走进《灿烂千阳》,去感受阿富汗的妇女们的悲惨吧。

渴望得到父爱的玛丽雅姆在没有父爱中苦苦求索,但她得到的却是15岁时被父亲无情的将她嫁给大她二十几岁的老男人;逆来顺受玛丽雅姆在丈夫的蔑视中苦苦等待,在她不打死丈夫,莱拉就被丈夫掐死的情况下,她用铁锹除掉虐待她丈夫后,等待她的却是被押上上断头台。莱拉,一个有知识、漂亮的女孩,由于战争,她在怀了自己所爱的人的孩子后,在得到了爱人已经死的消息后,为了让腹中的胎儿能活下来,不得不嫁给了那个比她大四十几岁的老头子——玛丽雅姆的那个总折磨她的丈夫。命运让这两个女人生活在了同一屋檐下,他们相依为命。让我感到欣慰的是莱拉终于和他的两小无猜的塔里克,她第一女儿的父亲结为夫妻,过着幸福的生活了。

她们的命运多戗,活过了今天不知道明天是否还能见到阳光。那么多的人死于非命。战争让他们流离失所,爱无所爱。战争让年轻轻的未老先衰。这两个女人的丈夫,那个脾气暴躁的修鞋匠,他带给她们多少痛苦啊!殴打、泄欲、蔑视……女人在他的眼里是什么呢?走动的动物。

身为女性,读这本书的时候,就以女性的细腻去感同身受。为阿富汗的妇女不平,为她们那不反抗而悲哀,为她们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而黯然。虽然这本书的情节比较平缓,不像《追风筝的人》那么跌宕起伏(她们是同一个作者),但就这真实的叙述却打动了更多的人,尤其是女人。它让更多的人了解了阿富汗,了解了战争的残暴。

什么时候妇女真正的解放?让阳光照到每一个角落?

为自己生活在和平环境中而高兴,为自己能为自己做主而欣喜,为自己还能在阳光下自由呼吸,欢快跳跃而大声欢笑,为自己能与家人一同生活而微笑。还有什么不满足呢?洗尽铅华,留下纯真,为他人更为自己。

【篇二:《灿烂千阳》读后感 】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光明似乎不舍昼夜地在我们身边流淌,或幸福地包裹着我们,或欢欣地在我们身旁腾跃,或就在你的掌心凝眸注视着你。许多人视若无睹,因为光明仿佛如此地廉价和唾手可得。然而,对于在过去30年的岁月里经霜沥雨的阿富汗妇女而言,光明是奢侈的,它永远在“屋顶之上”,在“墙壁之后”,近在咫尺地于睡梦中,远在天边地于现实里。这样令人心痛的生活,日复一日地摧残着她们的心灵,她们怀疑、愤怒、委屈、恐惧、自卑,她们逆来顺受、心存希望、孤注一掷……

胡赛尼在《灿烂千阳》里展示了阿富汗30年历史的揪心记录,一部关于家庭、友谊、信念和因爱得救的极其动人的故事,与其说是一个国家的悲剧史,不如说是一个国家女性的心灵发展史。

她们是焦虑的,幸福只是短暂地停留在她们的童年和“局部的”少年里,她们花季未到便要离亲迫嫁,承载着本不应属于她们的陌生生活,漫长的悲凄却似乎刚刚开始。主人公之一玛丽雅姆是个“哈拉米”(私生子),对生父的极度崇拜和热爱导致了母亲的自缢,从此,在她生父一家的导演下,被迫嫁给鞋匠拉希德,但生活从此陷入可怕的家庭暴力。后来,另一个时代的人,可以称玛丽雅姆叫母亲的女孩莱拉在战乱中失去了父母和恋人后,亦被迫嫁给拉希德,陈旧而鄙陋的家族制度疯狂地压榨着她们,她们的血泪,她们的理想,她们对新生活的憧憬,她们对爱情的渴望。弗洛伊德说过,“长久的沉积不可避免地致使绝望”。在无数恶劣情态的交织混杂之下,无法想象,她们是多么焦虑!她们在内心里已然成为了一个沉沦的疯子。

她们是顺从的,不顺从就意味着痛苦和黑暗的加剧,意味着不久将可能陈尸街头。于是玛丽雅姆无疑成了最具典型意义的男权牺牲品——“这么多年来,玛丽雅姆已经学会了横下一条心,忍受他的轻蔑和责骂,他的嘲弄和斥责。”而莱拉很快地步人后尘,是不是所有的阿富汗妇女都是清一色的多米诺骨牌?不顺从又能如何?内心的无助和无出路感使她们很可能最后只剩下生存的本能,或者“先活下来,再去寻找未来”?这样的命题推动着我们在不安中继续着胡赛尼给我们带来的“残酷的阅读”。

令人振奋的是,她们又是觉悟的。首先两位女性从角色的战争走向了和解,一开始,她们之间竟也充满着硝烟,但后来,由于同仇敌忾,她们终于不可思议地实现了团结,最强悍的觉悟在于后来——最为柔弱的玛丽雅姆的“终极爆发”——她动手杀死了家庭暴君拉希德。在那一刻令人震撼的寂静之后,多年的老墙终于坍塌,而绝地而起的烟尘之后,灿烂阳光正一米一米地透露出来……

关于不可宽恕的时代、不可能的友谊以及不可毁灭的爱,关于阿富汗妇女所怀抱的希望、爱情、梦想与所有的失落,作者卡勒德·胡赛尼以极具感染力的语言、精巧恰切的隐喻、精湛的叙事能力、游刃有余的情节构筑技巧,向我们深刻而沉重地迂缓呈示,无处不在的诗意愈加使每一个热爱和平、渴望民主、呼唤和谐的人感到痛彻心骨的世纪之痛。

【篇三:《灿烂千阳》读后感作文】

阿富汗是一个会被人们淡忘的国家,关于的新闻基本都跟战争有关,属于他们的似乎永远都是不平和。但看到《灿烂千阳》这部小说还是蛮震撼的。是书中的时间的让我震撼,将近2000年,离我们这么近,但却像不属于我们80后时代的中国,甚至可以导致于中国的清朝时代。

第一次看卡勒德。胡塞尼的小说,是经某人推荐的《追风筝的人》,看后还是挺震撼的,两个小男孩之间的纯真友谊,以及阿米尔为自己的那次懦弱一辈子的良心不安,以及一直追逐自我内心救赎。《追风筝的人》高潮和转折点应该是哈桑被侮辱那次,总体而言,整体小说还是趋于平淡细腻的发展的。

《灿烂千阳》给我的冲击远比《追风筝的人》强多了,它描写的完全是一部完全是一部悲剧,两个女人的悲剧,不是三个人,不,或许是那时整个阿富汗妇女的悲剧。有时想想我们总抱怨现代的社会不好,但我们庆幸我们所在的时代,这个中国,它是和平的。至少大多数的我们不用担心温饱问题,不用担心随时而至的炮火取走我们的生命。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通过途径捍卫我们正当的权益。

小说一开头,就渲染一个女人的悲剧,娜娜,但比起她的女儿玛丽亚姆和莱拉,她还是幸运的吧!至少她有自由,那个时代,让一个女人争取权利,不现实,尤其是一个本就地位低下的女人。玛丽亚姆14岁被逼嫁人,一生无子女,她自认为这是她害死娜娜该有的报应。整部小说,我认为最悲剧就是玛丽亚姆,莱拉受过教育,至少她的思想一直是自由的,但玛丽亚姆从来都是逆来顺受。是不是一个女人太善良就是意味着被伤害,所以我觉得一个女孩子还是泼辣点好,太温柔迁顺,到最后自己都麻木了,女人首先要学会的就是爱自己。

莱拉这个角色是我比较喜欢的,她敢爱敢恨,在那么一个环境,她应该算是个勇敢的女人了。看到最后,知道塔里克并没有死,一切不过是个悲剧,她浪费那么多的青春。不过小说对于她的结局还是完满的。也让我们看到了阿富汗的希望。

这部小说以女性的视角展开的,女权问题我觉得是每一个国家一个时期的必然问题,在中国对于女权现状可是说欣慰,但不是完美。我不敢想象上个世纪阿富汗还处于那么一个封闭的情况,总觉得他们战火不断,但思想其他应该跟我们处于同一水平线,果然是自己视野狭窄了。

在我心里,一个完美的女人,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独立的经济能力,有一个尊重自己,尊重自己梦想的爱人,一个完整的家庭。有强大的包容性,但原则问题从不退缩。为这个目标好好努力。

【篇四:灿烂千阳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一本好书,它叫《灿烂千阳》。《灿烂千阳》由美籍阿富汗人卡勒德。胡赛尼继他的第一本小说《追风筝的人》之后创作的。

《灿烂千阳》主要讲了私生女玛利亚姆的童年生活在她十五岁生日时一去不复返。生日时因定期探访的父亲没有来接她,她便乘出租车来到她父亲家前,谁知父亲却不给她开门,无奈之下,玛利亚姆只好再坐车回家。没想到她妈妈娜娜在自家门前—— 一座破破烂烂的小泥屋前的大树旁上吊自杀,灵魂归天。

安葬好她母亲之后,她就被她父亲接到他的宅邸住下。没过几天,她就被迫嫁给喀布尔市中年鞋匠拉希德。以后数年玛利亚姆一共怀了6,7胎,但每次都以流产告终。与此同时,玛利亚姆受到的待遇日益俱下,越来越多的家庭暴力在她的生活中出现。

十八年后,生活在动荡年代的少女莱拉失去了父母和恋人,因形势所迫她亦被迫嫁给了拉希德。

两名阿富汗女性带着各自不同时代的悲惨回忆,一起经受着战乱的侵蚀,贫困和严重的家庭暴力的重压。心底的悲痛与忍耐交织,曾经让她们相处得水火不容。后来又因为几件事让她们互相感动,重归于好,又让她们缔结情谊,如母女相濡以泣。隐藏多年的骗局终于被揭穿,她们将做出如何的选择?她们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他们又将归宿何方?

《灿烂千阳》关于不可宽恕的时代,不可能的友谊以及不可毁灭的爱。它,让我感动。

【篇五:《灿烂千阳》读后感1000字】

去年寒假在家读完了《追风筝的人》,现在读完了《灿烂千阳》,感觉两个故事都令人震撼,让人深思。我想,没有什么能比战争更加给人带来深重的灾难。战争的胜利远远比不上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的悲痛。或许我们会在各种电影的感染下,对英雄充满敬佩和向往,但是,真正面临和经历过战争的人相比,电影描述的任不够真实。战争所带来的创伤又是何等的深重啊。没有食物,疾病蔓延,残疾,死亡,冷酷,凶暴,阴险……随战争一起滋长。能避免战乱,实属不容易。人的贪婪和野心无时无刻不不助燃着战火。战争中受苦的人,他们能活下来,是万分艰难的。和平只有经历战争的人再懂得其珍贵。

在读《灿烂千阳》过程中,深刻地意识到人性在灾难面前则会尽显,求生的本能会使人们干出疯狂的事来。世界越来越动荡,大国强国的人民的美好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是建立在他国人民的生命上。放眼望去,由战争,可以进一步深挖人性,看到的是血腥的自然法则和人性道德的共存。弱肉强食的同时又存在帮助弱者的力量。没有这力量,人类与野兽的距离也就不明显了。这力量的根源,是一种爱,我们可以谓之“博爱”。

我们可以自己问问自己,是否具有博爱之心。看完这两本书,我先想到战争,随后又考虑到战争所带来的灾难,从灾难中,又思考人的本性,作者也将人的本性在两本书中一一展现。思考人性,又进一步想到了人类的前进道路。由此,想到的是如何拯救人类自我毁灭的方法,因为,不论多么文明的国家,都会有从盛转衰。人类的盛衰在于自己的认识。这是取决于人类整体而不是少数智慧者。因此,我很想知道人类本身与战争的关系,以及人类自身与自己今后所面对的毁灭之间的关系。人类自身具有毁灭自我的性质,就是说,人类的毁灭很大程度上与自己的作为关系密切。但是,人类仍然具有其它生物所没有的特性,人类能反省,会改正,能学习,能吸取教训,能有智慧的思考。我相信,人的好品质与恶性是有一样强大的力量,能让人存活下去。因为人类仍然有好的本性,能让其获得不可小视的力量,从而生存下去。或许,人类会毁灭,但不会消失。人的恶劣行径的确与日俱增,人人都是有自私的一面,使得人与人之间,存在矛盾。我想,要思考出这些东西的根本需要花很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

我是很愿意去思考,想弄明白宇宙,人,生物,以及世间的种种奥妙。我知道,自己才疏学浅,这的确是事实,但我觉得,努力去试试,肯定会有点进展的。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去思考一些难以解答的问题,或许能改变人的思想,起到好的引导,这也是有可能的。书籍还是很好的,这个时代,书籍所起的作用,没有减少,而且,也有越来越多的其他形式的事物出现,让人们的认知和理解有了增强和提高。我们需要思想火花的碰撞。越多的交流,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进步,可以改善人的思想,得到更多的智慧结晶。批评和包容,使我们更应该学习的品质。而现在,批评似乎多于包容,这需要平衡。和谐,是共存知道,但绝不是解决人类自身问题的良方,和谐能解决生物与生物之间的问题,缓和人与人的矛盾,但不能真正完成指引的使命,但我们的确需要先做到和谐,这是必须做的。

【篇六:灿烂千阳读后感800字】

《灿烂千阳》以两个女人的一生作为主线,讲述了在动乱中阿富汗人民的生活,更让我清晰地看到了生活在那里的女人的不能自主的悲惨命运。

莱拉是幸运的,从小在开明的父亲呵护下无忧无虑地成长,随着房子被击中父母离去,她被希拉德救出,却又被希拉德设下的圈套误以为塔里克已经死去。她想逃跑,但意外发现自己有了塔里克的孩子,为了这个孩子她违心地嫁给了希拉德。但是经历了种种磨难她最终得到了她想要的幸福生活,那就是与塔里克还有孩子们在一起。

玛丽雅姆作为一个“哈拉米”(私生子)从出生便注定了一生的不幸,从那么期盼父亲的到来到去找父亲结果被远嫁到遥远的地方,离开了家,母亲因为她的出走而自杀,希拉德是个残暴专横的人,常常毒打她,也打莱拉。曾经与母亲娜娜在房顶看月亮,在树下看落叶,在河边钓鱼的日子只能是美丽的回忆,快乐只属于过去。最终,她选择自己一人承受杀人的惩罚不肯与莱拉共同离去。

命运让莱拉与玛丽雅姆相识,并同在一屋檐下受着希拉德的非人折磨,从最初的敌视到后来的亲密如母女一般,莱拉在玛丽雅姆的帮助下(与希拉德对打中打死了他)脱离了苦海,而玛丽雅姆却被执行了死刑。但是玛丽雅姆在最后是平静淡然的离去,她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得到了莱拉与莱拉孩子真心的爱,她用自己的最后力气帮助了她们,她觉得自己这么做是值得的。而当莱拉回到玛丽雅姆生活的小村庄,见到了玛丽雅姆生前喜爱的毛拉之孙,并打开了玛的父亲留给她的东西与信,莱拉哭了,玛丽雅姆的父亲扎里勒的忏悔与道歉来得太晚了,一切都成为了迟到的爱。

《灿烂千阳》引领着我用眼、用心去领略这个国家的风景、人物、事件,没有机会也不大可能走到更多地方的我,使得书发挥了它巨大的作用,使我这个井底之蛙能够读到并感受到那些未曾感受和经历过的体验。也许我还是不能更深刻的领会书中的内涵,还是无法想象那里的人们的生活状况,对一切仍只是停留在表面,只是肤浅的认知,但是,这已然为我打开了一扇窗,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与更纷繁复杂的命运。

初看《灿烂千阳》的名字,我错以为应该是轻松快乐的故事,当翻开书,一页页一字字地认真读过之后,便发现我真是大错特错了,虽然作者为这两个故事设置了还算不错的结局,但其中间的波折、痛苦、欺骗、暴力、水深火热却更让我记忆深刻。不知道灿烂的千阳是否能够最终照耀在他们身上,不知道风筝是否最终能够快乐地飘扬,只有祝福、只有祈盼。当经历了如此创伤的人们重新看见灿烂的太阳与舞动的风筝,那将是一幅更加美好与幸福的景象吧。

【篇七:《灿烂千阳》读后感】

读完小说后看评论里面说,译者对于出版社擅自改了书名很不高兴,应该是“一千个灿烂的太陽”。现在回头来看,觉得的确,“灿烂千陽”有些过于追求语言上的美感,而在意向上表达得并不够准确。默罕默德在很久以前路过喀布尔,写下热情洋溢的诗句来表达对这个城市的热忱,“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月亮,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陽。”但是就算是一千个太陽的光芒,也驱赶不走被战争笼罩的黑暗,散不去人们内心的恐惧与冷漠。玛丽雅姆,小说的女主人公,她一生受尽了悲惨与屈辱,但是她的圣洁,她骨子里的坚忍顽强,在她灵魂深处的高贵品质,永远不会随着她的死而消逝,她永远都在人们心中,在那里,她会发出一千个太陽般灿烂的光芒。

在读这本小说时,哭了三次。

第一次,是在玛丽雅姆要被执行死刑的时候。胡塞尼用他温婉柔和的笔触,用了很长的篇幅,把玛丽雅姆的心境描绘的及其细腻感人。她自出生就是低贱的‘哈拉米’,这个无法改变的事实让她一生受尽了悲惨与屈辱。最初,在隐约感到一切的信仰都是她臆想的美好时,她还是懂得去抗争,但是慢慢她已经不再有力气去争取,她明白一切都是徒劳。她一生所遇非人,多年来已经心如死灰,一直躲在自己心里的角落,对周遭的一切漠不关心。她说“爱是是人遍体鳞伤的错误,而它的帮凶,希望,则是令人悔恨莫及的幻想”,而她再也不会让自己存在一丝一毫的爱与希望。她不知道悲哀失望是什么滋味,麻木的活着,毫无怨念。可是就算是这样,就算她没有过上几天好日子,就算是她强迫自己用现实的残酷层层包裹住内心,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是有嫩芽从内心深处冲破层层阻碍迅速成长起来,那是她积压了一生的希望。她终于还是梦到自己可以不被排除在兄弟姐妹之外,梦到父亲来接她回家,梦到母亲呼唤她回家吃饭,梦到好多好多美好的片段。她知道自己一生都过得不好,但还是忍不住希望可以活得再长久一些。她强迫自己压下去的希望,最后还是都燃起来了,虽然再也没有机会实现。她觉得自己从莱拉和阿兹莎那里得到了爱,这是她黑白的人生中仅有的色彩。为了莱拉一家能活下去,她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自己决定了自己的命运,在最后时刻,她所表现出来的坚强,令人深深地震撼与感动。

第二次,是莱拉到玛丽雅姆的泥屋去,在那里,莱拉让自己的怀念尽情释放,当她闭上眼睛,玛丽雅姆的面容就那么清晰的在脑海中浮现。突然之间,时光又仿佛迅速倒流,她看见年轻的玛丽雅姆就坐在桌边认真的缝一个布娃娃。这一幕也清晰地在我眼前浮现,我看见还是那么年轻的玛丽雅姆,面容平静祥和,眼神透亮纯净,充满对未来的希望。这个女孩,她以后不会对生活有太多要求,不会展露自己的悲哀失望以及被人嘲笑的梦想,纵使生活艰辛,但心中的爱与善良始终不曾被磨灭。她不停地被污泥冲刷,内心却依然高贵圣洁,她的灵魂深处,有着任何人、任何事都无法将之摧毁的信念与希望。在莱拉离开泥屋时,她轻声对玛丽雅姆说着再见,仿佛不忍吵醒她的安睡,而我,也早已不知不觉中泪流满面。

最后一次,是在莱拉取走玛丽雅姆的父亲留给她的东西时。莱拉无法理解那个放着木偶奇遇记的录影带,玛丽雅姆跟莱拉讲了几乎是所有的遭遇,但是唯独没有提及这点。坐在父亲的电影院里面和兄弟姐妹一起看木偶奇遇记,是她小时候多么强烈的愿望,不过她早已明白了那时她是多么的异想天开吧。我不知道她会不会后悔,如果她当时想要的不多,满足于跟父亲一周一次的相聚,能理解母亲爱她的方式,那么这个谎言是不是就不会被戳破,或者至少持续的再久一些。现在父亲把木偶奇遇记寄给她了,可是她再也看不到了,也永远不会知道父亲在用这种方式,企图赎罪,祈求她的原谅。而那封信,更是让我泪水涟涟一度读不下去。信里满满的写着一位父亲的无奈羞愧以及忏悔,他说玛丽雅姆是个乖女儿,说他怀念和她在一起的日子,说他后悔太多太多的事情,说他终于恍然大悟的时候一切已经无法挽回。他给玛丽雅姆封上了自己的一点遗产,他知道一切已经太迟,但还是希望死后能当她的好父亲。已经心肌衰竭面临死亡的他,多么希望最后还能见见自己的女儿,他希望像一位真正的父亲那样,为她开门,然后把她抱在怀里。但是他终究没有等到。一想到这位老父亲始终满怀期待等着敲门声响起,但最后落寞而又绝望的死去,就心酸的不能自已。玛丽雅姆小时候那种心情,终于也轮到他来体会。而更让我感到心痛的是,玛丽雅姆不曾有机会阅读这封信。她永远也不会知道,曾经深深伤害过她的父亲,在最后时刻不停地跟她说着原谅我,那么真切的恳求她来看看他。她这一生都没有好日子,而上天连父亲做的最后一点弥补都不肯给她。

最后,莱拉坚持回到了自己的家园,重建了孤儿院,她知道唯一能做的就是带着希望,活下去。这个国家有着络绎不绝的苦难,在这个国家最底层的妇女,更是受尽了落后制度的压迫,不过它就像耸立的城墙,虽然伤痕累累,一点儿都不漂亮,但依然屹立着,而它的子民,虽然可能都已对生活绝望,但我相信,他们被冷漠恐惧包裹住的心里,总会有希望的嫩芽试着冲出障碍。玛丽雅姆离他们并不远,她就在这儿,她在所有人心中。在那儿,她永远会发出一千个太陽般灿烂的光芒,让希望的嫩芽得以茁壮生长,最终成为茂密的树林,为他们撑开自己的那片天空。

【篇八:记 《灿烂千阳》读后感】

“但这个游戏只和男性的名字有关。因为,如果它是个女孩,莱拉已经给它取好名字了。”这就是书的结尾……不知道那个泰坦尼克城究竟是怎样的,我无法感知,唯一可以想象的就是那些在新闻联播上看到的景象……

刚刚结束《灿烂千阳》之旅,在写完前段话之后给自己了一个小时的空白期,好让自己能从书中回归到现实。很难真正的平复自己的心情,无法去体会战乱,无法去体会瞬间失去亲人的痛,无法体会那种畜生般的日子……生在同一个星体的你,是否想过在这个星球的某一个角落,她们过着你从来不可能想象到的生活?在这份生日时自己送给自己的旅行中,已经不止一次的流下了眼泪。我在猜想究竟这个饱经风霜的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可以生存多久?在这样一个时代和环境下,那里的人是否真的重视了人生平等?女人,是否穿着布卡,不能见人,甚至连医院都不能去?当玛丽亚姆拨开那些挡在莱拉之前的女病号的时候,谁能体会那份绝望中的奋不顾身?谁又能体会莱拉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剖腹产下了察尔迈伊?两个身份环境大相径庭的女人,两个本可以因为争夺宠爱而不折手段、势不两立的女人……真主,真的公平吗?

第一次接触卡勒德。胡塞尼的书,虽然之前很多人推荐他的《追风筝的人》。这本《灿烂千阳》是生日那天自己送给自己的礼物。一份因为被大雨阻隔在书城时挑选的礼物。从书城出来,我便找了一间安静的咖啡屋,开始了这段,非常之旅……。

战争无情的在阿富汗演奏了三十年,喀布尔城到处都是废墟,你不知道下一刻是否就会被某颗莫名降落的炮弹击中……故事是从一位不被世人接受的私生女开始的,他们叫她“拉哈米”。小拉哈米玛丽亚姆因为不听母亲的诫言而离开母亲,一心只想见到那个把她们母女留在山区独居而自己却拥有者一家电影院、三家地毯商店、一家服装店、若干地产、三位妻子、十个孩子却无比软弱的父亲。正是这样的离开,小玛丽亚姆开始了她那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因为受不了她的离开,玛丽亚姆的母亲在她们独居小屋前的大树上结束了她的人生,而玛丽亚姆也因为母亲的离开寄居到她一直憧憬的父亲家里。只是,她的那些继母们没有让她过一天的好日子,他们用最快的速度将十五岁的她嫁给了四十多岁的鞋匠扎里勒,从此住到了远离家乡六百五十公里的喀布尔。

在玛丽亚姆第一次流产的时候,胡塞尼只写了这样一句话:“然后她看到了鲜血,开始尖叫起来。”那是在拉希德特地带她去洗的土耳其浴的澡堂里……随后的7次习惯性流产将玛丽亚姆打到了生活的最底层。每天面对的都是丈夫理所应当的咒骂、拳打脚踢和她理所应当的,家务。当然,还有,接受大概六十岁左右的扎里勒迎娶十多岁的莱拉!~那个因为战乱瞬间失去父母、看着父亲被炸没脑袋的躯体倒在自己身边、被扎里勒谎言欺骗而下嫁的、有学问和理想的女孩……玛丽亚姆的一生从她第一次的争取开始,就被现实告诉她“不可以”。每次希望出现的时候,她都会被打回原形。可她却愿意为莱拉杀死那个折磨着她们的丈夫!那个给了他们稳定与压迫的丈夫。

究竟,战争带给了人们什么?而发起战争,究竟是为了保护人民的权益,还是为了一部分人的私欲?当很多人在听到本。拉登死亡之后叹息美国从此可以肆无忌惮了的时候,有谁知道如果塔利班不倒台,那些阿富汗妇女将继续过着何等不是人的生活?莱拉是不幸的,却也是幸运的。因为不断的战争而失去所有,却又能与相爱的人重逢。书中描述莱拉父亲对美好生活的深信不疑。在失去两个儿子之后,依旧带上女儿去看红城边上的大佛。尽管失去了儿子,可这位父亲知道他还拥有一位女儿,一位可以成就他们家海边梦想的女儿。一位伟大的父亲,给了莱拉全部的希望和爱。

当然,这也是书中一直的隐线。希望与爱,现实也击不夸的信念!

最终,莱拉和塔里克回到了喀布尔。塔里克在一个法国的非政府组织找到了一份为那些被地雷炸伤的人和截肢的人安装假肢的工作。而莱拉回到了那间曾经抛弃自己女儿的恤孤院教书。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如愿以偿,莱拉,他说,这一点我很清楚。我还知道等这场战争结束了,阿富汗将会需要你。”

“那一年夏天,一阵《泰坦尼克号》狂热席卷了喀布尔。……宵禁开始之后,每个人都把房门锁上,关掉电灯,降低音量,擦掉眼泪,哀悼杰克、露丝和那艘倒霉船上的乘客。……人们能够买到泰坦尼克地毯,泰坦尼克衣服,……泰坦尼克牙膏……一座“泰坦尼克城”横空出世。……”

“现在,恤孤院的操场中着一排苹果树苗,就在东边的围墙之下。莱拉打算等到南边的围墙重新盖起来之后,也在下面种上几棵。”

强烈推荐这本书,是因为这只一本真实记录着的书,也因为作者细腻的叙述能力、动人心魄的感染力。它不仅仅只是一件文学作品,更是人类本质的阐述。环境决定了人的本质,可是本质究竟是什么?是为私欲而冠冕堂皇的剥夺?还是即便受到剥夺却依旧充满着希望与爱?我宁愿相信后者。

我猜想,莱拉的宝宝如果是女孩,一定是叫“玛丽亚姆”。那个为相信希望与爱而付出生命的名字……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