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者文摘 > 读者文摘精华 >读者2015年8期《点滴》文章

读者2015年8期《点滴》文章

时间:2015-04-14 来源:阅来网

有而不执


 大师很有童心,对现代发明具有浓厚兴趣。他看到了一台小巧的计算器,饶有兴致地端详着,许久之后,大师意味深长地说:“现在很多人好像都有这样的计算器,但是他们的口袋里没有多少东西值得计算。” 
  此后的一天,有人问大师教给了弟子们一些什么,大师回答:“我教会了他们认识事情的轻重:可以有钱,但不要整天计算它;可以有一些经历,但不要武断定义它的对错。” 
  (裴金超摘自《羊城晚报》2015年2月12日)

随口就来的虚荣


 有一次在餐馆,我问邻座老太太是不是意大利人,果然是,我就得意。平时我喜欢从相貌上辨认各国人,那会儿又正好刚去过意大利。几年后,一次谈起虚荣心,他(木心)就说起那次。他说:“你刚去过意大利,你想证明你的眼力。”他又说:“人难免会这样,但要克制,这是随口就来的虚荣。” 
  (珠 珠摘自《文苑》2015年第2期)

看鱼

良马在逆风时跑得更快。 
  有文章称,蒋公幼时在河边观鱼,见鱼群列队逆流而上,有进无退。他内心大受感动,从此有了奋斗进取的目标。 
  我们到河边去仔细看游鱼。凡是水流较急的地方,鱼口都面对流向,不肯随波逐流而下。身为一鱼,只有如此才可以保持身体平衡,做一条堂堂正正的鱼;也只有如此,才可以摄取上帝在水中为它们预备的养分。倘若它们掉转方向,放弃努力,就会翻滚、散乱,昏沉沉地被冲到浅滩上,因此丧命。 
  不必羡鱼,这是上帝给一切生命的智慧。人也活在“水”中,那“水”,就是人们常说的潮流。潮流的冲击,比惊涛拍岸更动人。 
  逆流来时,不要犹豫,迅速地面对它,坚决地迎接它,勇敢地冲破它!只有如此,才有生存的机会,才有生存的意义。 
  只有如此,才可以保持端正的姿势,整齐的队形,个人的尊严,团体的荣誉! 
  (李中一摘自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开放的人生》一书)

对希望或绝望的选择


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幸存者维克多·法兰克尔在日记中写道: 
  在集中营这样的死亡之地待过的幸存者,回忆起以前的岁月,每天夜晚发生的事依旧历历在目。夜里,总有一些难友,冒着生命危险,从一个营房走到另一个营房,安慰那些绝望者,甚至还把自己牙缝中省下来的一小片面包或一个土豆送给对方。 
  能这样做的人很少,但他们却给大家带来了希望,让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不是问题!什么都可以被剥夺,唯有对希望或绝望的选择,全由自己做主! 
  (夏 花摘自译者的博客,〔阿根廷〕季 诺图) 
  

琴声不再响起的遗憾


萧红在上海时,每天晚上都要写作至深夜,每到就寝时,就会听到窗外传来卖唱的胡琴声,琴声凄楚、悲凉,引发了萧红内心深处强烈的共鸣。于是有一天,当琴声再次响起的时候,她就打开了窗户向下张望。她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女孩子领着一个卖唱的盲人老伯伯正走到窗下,那个女孩子看到萧红,立即停住了。盲人伯伯便为萧红演奏胡琴,萧红听不出他拉的是什么曲子,却被感动了。因为“同是天涯沦落人”,所以她对他们产生了同情,便立即从桌子上拿起几块铜板,用纸包好扔到了楼下。从那以后,小女孩和盲人伯伯每天晚上同一时间,都会来到萧红的窗下为她拉上一曲,萧红会把白天就已经为他们准备好的铜板扔给他们…… 
  但有一天晚上,萧红外出,回到家时已经很晚了,更糟糕的是,她临出门的时候忘记了关灯。所以,她猜想:那个女孩和盲人伯伯像每天一样来到窗下,看到屋子里亮着灯,以为她在家,便又为她拉起了胡琴,可演奏完,却没有见铜板扔下来。他们等了许久,也没有见到铜板,只好失望地走了……因为屋子里亮着灯,那个盲人伯伯和小女孩一定以为萧红是讨厌他们了,所以才不再给他们钱了。果然,从那以后,他们再也没有来过。 
  萧红对此深感内疚,常常想:那天晚上,当他们一无所获地离开时,该是多么失落和悲伤啊!因此,她常常在深夜来临的时候伫立在窗前久久地张望,然而,那凄楚的胡琴声却再也没有响起过。 
  这是骆宾基在《萧红小传》中记述的一个故事,是病中的萧红讲给他的。也许只是一个细节的失误,就会给别人造成误解。因为没有了解释的机会,所以无论怎样内疚,琴声却不再响起,遗憾只能留在心头……萧红是在生命的尽头讲述这段往事的,她的人生,充满了无数的遗憾。我想,她讲这段往事,很可能是在慨叹自己生命中的那些遗憾。因此,在临终之时,她感叹道:“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去了……半生尽遭白眼,身先死,不甘,不甘!” 
  (张建中摘自《东方青年》2015年第2期)

巨人

巴尔扎克像(罗丹作)

  巨人是精神和思想意义上的,在文明世界里当然也只能如此。鲁迅的身躯并不高大,巴尔扎克也是如此,据说只有一米六左右。而大哲学家康德还不到一米六,这在欧洲算是很矮小的人了。但他们都具有伟大的、不可思议的创造力。 
  人们了解的巴尔扎克,主要受罗丹塑像的影响。当年罗丹要塑巴尔扎克像,但是没有见过其本人,怎么办?只好找个像他的人。有人说:那个街角杀猪卖肉的人就像巴尔扎克。罗丹就专门去看那个人,照着他的样子塑造了巴尔扎克像,结果巴尔扎克显得那么雄武。人们看这尊塑像,又看巴尔扎克的雄文数卷,总觉得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巨人。九十多卷的《人间喜剧》放在那儿,作品体量大,人的体量当然也会大。 
  罗丹塑出的是一头雄狮。可谁又知道那是照一个屠夫塑出来的——认识巴尔扎克的人都说,罗丹塑出的人太像巴尔扎克了,从神气到其他,没有比这更像的了。 
  我们不由得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巨人不一定个个高大,许多时候还可能是矮小的。这样一想,也就更加认同“人是靠思想站立的”这一观点。现实生活中改变世界的巨人,有的高大,但矮小的似乎也很多,我们不必一一列举,鲁迅、拿破仑、康德、伏尔泰、毕加索,还有刚才说的巴尔扎克,已经是最好的证明了。 
  个人的“小”是永远跟随的一个事实,而全部生命的能量却能更好地证明自己。让思想冲破牢笼,发生裂变,那就如同核能量一样不可预测。这就回答了巨人何以成为巨人的疑问。 
  可能也有人要举出相反的例子,说出另一些大个子的历史人物,这是很自然的。但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其中的一些高个子,事实上并不像我们感觉的那么高大。因为在留下来的照片、影像中,摄影者给他们用的往往是仰视镜头;他们和大家在一起的时候,通常走在前边——这样拍出来,就显得比别人高大了许多。 
  人的力量大到一定的程度——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力量,气场就会很强,比如权力和才华,都会赋予一个人很大很强的气场。有一个人讲述自己的经历,说他当年站在一个地方,完全不知道一个大人物要从身旁走过,只觉得一种特异的感觉一下逼近了,他被笼罩了……事后才知道是谁从这儿刚刚走过。他一直对这个经历记忆犹新,这种感受与其说是主观的,不如说是客观的。 
  原来我们可以从许多方面理解巨人啊。 
  (山 高摘自《新民晚报》2015年2月2日)

道德不是批判他人


 
  从法国回台湾后,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私立大学任职,我成为校内十三位一级主管之一。当时如果要给学生记大过,就必须开会,决议需十三位一级主管都同意,签字后才能通过。 
  我第一年参加会议时看到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南部学生到北部读书,在外租屋,房东写了一封信给学校,说这个学生品行不良,趁他不在时勾引他的老婆。学校就以此为罪状,要学生退学。 
  我觉得应该了解背后的因由,所以当时不愿意签字。当我提出看法时,听到旁边有个声音说:“蒋先生毕竟是从法国回来的,性观念比较开放。”听罢,我吓了一跳,我还没来得及说明,就已经被判定了。 
  其实这个案例是不自觉地受到了群体文化的影响,许多事情都变成了想当然,即使事后发现不是如此,也不会有人去反省。 
  群体的道德意识往往会变成对他人的指责。在西方,道德观已经回归到个体的自我检视——对他人的批判不叫道德,对自己行为的反省才是。 
  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时,学生要他逃走,他在服刑和逃跑之外,选择了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他的死刑是经过民主投票的,他必须遵守这样的道德意识,接受这样的结局。这才是道德,非如今日社会中,从上至下,不管是政治人物还是市井小民,都在振振有词地指着别人骂:不道德! 
  阮籍不在母亲丧礼上哭,因此别人说他不孝。而看到他吐血的只有一个朋友,于是这件事被记录在《世说新语》中。阮籍这么做不是没有道德,而是他不想让道德情操变成一种表演。 
  当道德变成一种表演,就是作假,就会变成各种形态的演出,就会让最没有道德的人变成最有道德的人,语言和行为便开始分离。 
  (韩勇军摘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孤独六讲》一书)

新词

“旅商”(TQ)


  全称“旅行商数”(Travel Quotient),反映了旅行者让旅行变得聪明、深刻的能力,即巧妙规划行程、享受旅途和解决旅途困难的水平。 
  旅商包含了规划旅途、行程管理、应对突发状况、丰富旅程、深度体验5个方面。旅商还可用于衡量一个人产生“旅行幸福感”的水平。

智能出租车


  智能出租车是指随着打车软件愈发智能,今后的打车软件将可与社交网站和用户日历实现同步,为乘客提供更加便捷且个性化的定制服务。 
  未来学家预言,未来5年,无人驾驶技术更趋主流,很多汽车都会与商家联合,除了搭载乘客,无人驾驶汽车和传统的出租车都可以成为递送员。这就意味着,人们通过一个简单的软件就可以叫辆出租车,帮他们拿洗好的衣服,或者上门送药。

最伟大的爱情

她六十岁

拥有生命中最伟大的爱情

她和心爱的人挽手漫步

微风吹乱了他们灰色的头发。

心爱的人说:

“你的每根发丝都像珍珠。”

她的孩子们说:

“老傻瓜。”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