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后感 >蜗居观后感

蜗居观后感

时间:2015-05-14 来源:阅来网

【篇一:蜗居观后感】

我总是慢半拍,热播了很久的连续剧《蜗居》,我总算利用周末2天突击看完了。它很写实,活生生、血淋淋地揭开社会生存的潜规则以及最不牢靠的人性本质。

一、生存的现实

生活变换莫测,谁也不知道下一颗糖果是什么滋味。投机取巧是个漩涡,它获得的短期丰厚利益会让很多人掉进去,却很难爬出来。

房子问题几乎是每一个在外打拼的年轻人之心头重担。不依靠父母,仅靠自己像小蜜蜂一样不停地工作不停地思索,不敢给自己一个喘息的空间,这样才有可能在繁华的大都市挤到一个蜗牛的壳。很多人认为小蜜蜂的生活太辛苦,太不值,奔波的日子哪里有借一个肩膀依靠来的舒服。可是否有想过,借别人的东西迟早是要归还的,不仅要还本,还有很高的利息哦。那么自己最后剩下什么呢,一个被风干了的华丽的空壳子。

二、物质与爱情

爱情需要物质基础吗?

需要。没有物质基础的爱情,经不起任何风雨,首先,生活质量保证了,才有心情去谈情说爱,良好的物质基础可以让你的爱升华,不要被小说里男女主人公浪漫的爱情所迷惑,没有一个人会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跟你风花雪月,没有人会成天背着重债还要讨你欢心;

当你遇到一个心仪的对象时候,首先要问自己,是否喜欢这个人,其次才去想想彼此的背景以及现状是否在一个起点上。盲目追求过高于自己的另一半,其实最后都会在现实中摔得头破血流。

当然,物质和精神不可或缺,作为妻子,不可以仅以享受生活为前提,不可以成天羡慕别人吃穿名牌却借此来要挟老公;不可以整天拿着对比的心态生活,每个人的付出决定了他的收获,不要只看到别人吃肉,却看不到别人奋力拼搏的时候;你需要做的很多,他带给你无忧的生活,你要保证这样无忧的生活可以一直持续或者更好。据说,一个家庭的成败,大多数体现在女主人身上,担负着相夫教子的重任。

三、人生的追求

《蜗居》里宋有句话很经典:男人一辈子一定要有一辆好车,若干个知己,一个红颜。

那么女人呢?女人应该拥有什么才不枉活一生?

女人应该拥有一栋属于自己的房子,三五个闺蜜,一个爱人,健康的身体,固定存款,最重要的是有一颗永远年轻向上的心!

【篇二:《蜗居》观后感】

看完《蜗居》感触良多,这部片子太真实,真实的仿佛就是亲身经历的故事,也太现实,现实的几近残酷。爱情我不想做议论,爱情里没有谁对谁错;女人我也不做评论,男人永远不懂女人的心;我所关注的是小贝PK宋思明,到底谁赢谁输?

做男人挺难的,特别是没有物质基础的男人,更是难上加难啊!女人会被现实的婚后生活折磨成疯子,原因是她年轻时候童话和言情小说看多了,在恋爱时真的把自己当成了公主,能够遇到自己白马王子,殊不知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也有可能是和尚。现实的男人也不是个个都像王子一样幸运,能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面对生活一切都变了,变得让人不敢相信,当不再奢望不抱希望的时候,剩下的只有失望和绝望了。

小贝,是一个很好的男孩子,他很浪漫,很细心,对海藻呵护备至,无可挑剔,有踏实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而且有自己的计划和原则,真的很难得!在知道海藻已经出轨,却还能原谅她,依然会对海藻那么好,给她吹头发,不让她碰凉水……但迫于现实,无法给海藻更好的生活条件,这是可悲的一面。不可否认小贝有些时候是有些自私有着独生子女共有的特性,可以说也是他的一些行为将海藻进一步推向了宋思明。而且他遇到的宋思明这个对手实在太强大了。也许没有宋,他们也可以幸福的过一辈子。也许他当初肯把钱拿出来借给海萍,结局也会不同。可是,谁又知道呢?人生从来没有如果。

诚然小贝是用整个生命在爱着海藻,可他给不了海藻想要的生活,荣华富贵豪宅宝马,名牌服饰VIP金卡。海萍的话:“男人若真爱一个女人,别净玩儿虚的,你爱这个女人,第一个要给的,既不是你的心,也不是你的身体,一是拍上一摞票子,让女人不必担心未来;二是奉上一幢房子,至少在拥有不了男人的时候,心失落了,身体还有着落。”也不全是不无道理。“安”字怎么写?“女居室中为安。“安”就是女人呆在自己的房子里,拥有自己的栖身之所,只有这样她才会觉得心安,才会觉得踏实。理想的乌托邦,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海市蜃楼”,柏拉图式的爱情也要在“面包会有的,汽车会有的,房子会有的”前提下才会感人而浪漫。

宋思明是一棵大树是个保护伞,有钱有势,对于海藻姐妹这样无权无势的小老百姓来说,他可以一手遮天,呼风唤雨。要钱的时候有钱,要房的时候有房,关键的时候也能顶得上去,家里出了事,他能毫不犹豫的站在你前面替你摆平一切,你犯罪坐牢了他还能给你捞出来。宋思明的金钱、社会关系为海藻姐妹解决了很多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所表现的控制力,对海藻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有实力才有魅力,而这些恰是小贝所无法提供的,至少是目前所不具有的。

宋思明能力非凡,运筹帷幄,沉稳睿智,有权有势有情有义,这也是我比较欣赏他的一点。无奈他在权钱中迷失自我,在情爱中一错再错,是非题答错,零分,最后房子,车子,票子,事业,前程,后半生,统统报销。宋思明有一句话说的很对,一个人的强大并不是为社会做了什么,而时当面对诱惑的时候能够懂得放弃。如果人没有欲望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能够懂得知足常乐,能够懂得取舍,也就不会有那一切。如果他能做到话中所说的那样面对诱惑的时候能够懂得放弃,没有欲望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能够懂得知足常乐,能够懂得取舍,也就不会有后面发生的一切了。

小贝输掉了海藻但却拥有了另一份爱情,宋思明赢得了海藻却输掉了生命。所以小贝输了,他不是输给了宋思明,也不是输给了自己,而是输给了现实;宋思明也输了,他不是输给了孙书记,也不是输给了自己,同样是输给了现实。只是此现实非彼现实,一个是小人物的力不从心无奈悲哀,一个是大人物的呼风唤雨欲壑难填。

【篇三:蜗居观后感作文】

前两天朋友说《蜗居>好看,半信半疑的在PPLIVE上找到,结果欲罢不能的熬了两个通宵看完了全部35集。这是近年来少有的针砭时弊切合实际,离百姓生活很近,涵盖面较广,可谓集情感、职场和反腐三类剧之大成,每个人都会在剧中找到自己或周围朋友、同事的生活剪影,也因此能引起共鸣,难怪会在全国引起热潮。

国产片就是缺少这样的敢说真话,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通常的剧集让人看不下去,如果想去吸取点营养,它毫无养分可言,想去放松一下,又一点不好笑,仿佛被胳肢了一下,勉强笑了之后是难受。剧中人说的话,好像不是来自人间的,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可是有些剧情,你不知道它来自于哪里,总之肯定不是大家所熟悉的生活。

而蜗居不同,它里面刻画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鲜明的特性,说的话做的事都符合人物的身份和阅历,真佩服作者缜密的思维和逻辑性。时不时小小的互相呼应,犹如锦上添花。

想必每个女人看了之后都期待自己生命中的宋思明吧,那个像山一样的男人,睿智,重情,为你遮挡人生中的风风雨雨,当然是对海藻那部分的感情。人生就是这样的矛盾着,

年轻时缺少经济基础男人为事业拼搏,女人为家庭操劳,等到年纪稍长,男人事业有成了,有精力有能力为家庭付出了,他爱的那个人又往往不是你!现实永远比剧情残酷。抛开第三者不谈,哪个女人不梦想着宋思明对海藻的那份爱情呢,就算是梦也好吧,慢一点醒来。

对于海萍这个人物,就好像看到了身边那些成了家的姐姐妹妹们,节俭,絮叨,她会为不该花的一元钱碎碎念,当看到海萍为了省下坐车的钱买了辆二手单车,结果还被偷了,真想建议她还不如办京城卡呢,除了资费低,还能把她和老公苏淳的电话及妹妹的电话一起绑定,互通免费,一个月下来省个百八十的,还不用像骑车那样受风吹日晒雨淋之苦,而且不怕被偷。生活就是这样,当你成了家有了孩子,就背负了不可推卸的责任,要尽可能的为孩子提供最好的一切,而口袋里的钱却总是不够用。对于只是拿固定工资的上班族来说,除了拼命节省每一分钱外,还能怎么样呢?

艺术的无穷魅力在于给人希望,此剧亦不例外的在故事结尾,辛苦奋斗的海萍办起了语言学校,离她的梦想又近了一步,而平凡如你我的人们还在梦想的路上踯躅,加油吧!

【篇四:《蜗居》观后感 】

由滕华弢导演、六六编剧的《蜗居》,被誉为2009年最好看的电视剧。它直面社会三大热点:房奴、第三者和反腐,贴近生活,给观众带来共鸣。蜗居是相当成功的,它凭借对贪官宋思明、第三者海藻、奋进青年海清等人多彩生活和丰富内心的演绎打动了观众,也凭借“有点黄有点露骨”的情节、台词和画面吸引了无数的眼球而迅速火热到沸腾。

电视剧描写政府一帮子人虚伪贪婪官商勾结等赤裸裸的社会问题,是值得肯定的的。但问题是导演、编剧、主演是以怎样的道德准则演绎剧中的人生百态的?

海藻原本是单纯的女孩,一步步陷进去,直到后来享受那种第三者生活。她本是一个可耻的第三者,导演和编剧却让她以受害者的身份出现,她和宋的孽情被当成爱情得到大肆的渲染和歌颂,她那似真似假的眼泪挣足了人们的同情和接纳。同情还不为过,最坏的在于接纳:原来,所谓鄙视只在于言语;本质上做小三可以不劳而获也完全不受良心及社会谴责,何乐而不为呢?君不见,《蜗居》播出之后,多少人惋惜自己没当上小三?

贪官宋思明则以魅力十足的成功男人出现。一个40多岁的男人,功成名就,在老婆人老珠黄之时,在年轻美貌的女孩身上寻找青春的感觉。面对老婆,他不仅没有愧疚,反而是一种理直气壮的强势的姿态。而这种丑恶当美丽,是得到导演编剧的青睐的--把他当成了儒雅,聪明,温情,善解人意,甚至还善良的代表出现在全剧。即便是最后,导演都没舍得让他接受法律制裁,安排他在飞奔去看望“小三”的路上“殉情”。《蜗居》播出之后,多少人惋惜自己没遇到宋思明?

海萍是全剧极力歌颂的正面人物。导演滕华弢在接受某媒体访谈时说“我为什么说海萍还是我们褒扬的持传统价值观的人,就是她还是坚持自我。比如老公苏淳被抓,她的老外学生对她不错,她完全有机会不管老公跟着老外,但她没有,她还是选择踏实过日子,这已经够了。”可怜可叹的滕华弢啊,海萍的先生“进去”也不过几天,连事情真相都还不明朗的情况下,你就假定了海萍“有理由”出轨?也难怪了,滕导演、六六编剧、主演海清竟然让他们所褒扬的“持传统价值观的人”海萍,恬不知耻地、心平气和地、饱含微笑地说出了“你(海藻)怎麽不早认识他(宋)?”对当第三者的际遇趋之若鹜啊!海萍虽然也劝阻过海藻,但那劝阻是多么地轻描淡写,微不足道。其实,她不仅认可海藻当第三者,甚至是从精神上纵容从行动上支持海藻把第三者做强做大。不错,海萍勤劳努力,但这不能掩盖她完全是个虚荣和欲望极度膨胀的自私自利、尖酸刻薄的人。她的为人,从她在日常生活中对丈夫的奴役和辱骂中就足见一斑。滕华弢、六六、海清,你们真能骂人,骂丈夫骂婆婆,从《双面胶》的丽娟到《蜗居》的海萍,无不极尽了恶毒的羞辱谩骂之能事---这就是你们眼中的上海俏佳人形象?

海萍的丈夫苏淳本是真正的好丈夫好父亲,编导们却让他成为一再被老婆戳着脑门辱骂的窝囊废。海藻的男朋友小贝本是个阳光而又理性的好小伙,编导们却让他在绿帽下委曲求全仍被观众质疑他不借钱给海萍而把海藻逼成第三者。宋太太本来是婚外情的受害者,编导们却让她冷酷尖刻而得不到观众的同情。

生活中也许有这样的的人,但这是中国社会的主流吗?你我他她的兄弟姐妹亲朋好友都是这样的?中共腐败可以被批判甚至打倒,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绝不容许承受来自其子孙的羞辱!也不能把社会问题的责任都推给政府,每一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每一个人都对社会负有责任。我们,你我他她都有责任维护社会的道德伦理准则,都应该让丑恶备受谴责而无生存之处。文艺工作者更要坚持自己的职业操行,不可以把丑恶当美好来弘扬!

《蜗居》揭露房奴辛酸和贪官现象是好事,但应该用鞭策批判的态度揭示从而警醒世人,而不该认可接纳,更不该颂扬。但编、导、演者却利用艺术宣染力美化了原本丑恶的偷情及利我私欲,传递了极低俗的价值观,对阅历不深的新一代会起到极坏的引导作用。

具体个体,包括你我他她,也许可以胡说八道,甚至做一些有点出格的事情。但作为一个社会,作为社会文化导向的文艺界及影响亿万观众的文艺作品,还是该有一定的道德底线。

【篇五:蜗居观后感】

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热传《蜗居》。前段时间在图书馆无意间看到《蜗居》的原著,抱着好奇的心理我就把书借了回来,打算欣赏一下。没想到,这本书尽深深吸引了我,继而找来了《蜗居》电视剧全集来看。看来它能成为2009年最热门话题是名副其实的。网上随处可见关于《蜗居》的评论,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但无论如何,《蜗居》的确体现出了当今社会的现状,虽然基于艺术表现给予了一定的夸大,但是却能引起所有观众的共鸣。

《蜗居》说的是这么一个故事: 海萍与苏淳双双毕业于上海的名牌大学,在这座城市立业成家,而他们千挑万选的安身立命之所只是一个租来的10平方米的石库门房子。攒够首付,变身房奴是海萍最大的梦想;海萍的妹妹海藻与男友小贝租住在三居室的一间,只等攒够首付就谈婚论嫁。

一对贫贱夫妻,一对“白手”情侣,倒也其乐融融。似乎一切改变都是从海萍四处筹首付款开始,四个人被生活推向无法掌控的轨道,又似乎都因第五个人的出现而逆转。这个人叫宋思明,市长秘书,在一次饭局上与海藻结识,她梦游般的神情,令他魂回大学时代。

海萍失业,间接通过宋的介绍做外教兼职,意外打开了事业局面;苏淳也因宋的出面而免受牢狱之灾;海藻明白自己再也无法挽回与小贝的单纯恋情后,转而成为宋的“职业二奶”……最终,当海萍一家自力更生入住新房,生活渐有起色时,海藻却怀着宋的儿子孤身守候,她不知道,宋在官场上的“大奸似忠”因一桩命案露出破绽,在看望海藻的路上被公安跟踪,意外车祸身亡。

在网上,有很多人都在批判海萍和海藻,认为她们不应该这么做,不应该那么做;还有很多人都想成为宋思明,认为他有钱有势,是成功的典范。可是回望我们所处的现实,不禁感叹,在残酷现实的压力下,又有谁能轻易说想成为谁谁谁呢?那些欣赏宋的人,能否真的抛开一切原则去成为他?那些批判宋的人,能否真的控制住自己的行为清廉守一?那些批判海萍和海藻的人,能否找到另外一条道路去走?我想答案应该很明白,不能。现实的残酷总是让人无法控制自己的发展。在学校时,我们都盼望长大,盼望毕业,希望能尽快走入社会,独自生活。当时的我们充满了梦想,对于自己的生活总是有着似火的激情和憧憬。想象着自己坐在精心装修的别墅里,品着美食佳酒,开着名车,每天上班下班,周末和妻儿共享天伦。可是,等到真正毕业走入社会了才发现,原来梦想还是梦想。现实将你的梦想一点点的慢慢的磨平。大家都像蜗牛一样,每天努力的工作赚钱,还完房贷后,剩下可怜的一点钱来养活一家人。最终,我们都成了海萍。

也许,成为海藻或者宋思明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可是,这毕竟不是长远的打算啊!为眼前的利益而放弃一生的幸福,这个代价似乎也太大了点吧。就像海萍说过的,幸福是源自于生活的点点滴滴,是亲人之间的一种牵引。真正的幸福会陪伴你一生,不离不弃;真正的幸福会给你带来来自内心的欢快;真正的幸福会给予你一切……也许获得了真正的幸福,就意味着艰苦的生活,但这毕竟值得。权衡利弊,为了一时的轻松而失去了一世的幸福,这,值得吗?

生活是劳累的,现实是残酷的,梦想是美满的,家是温暖的。成为海萍也许不是最终的选择,不过有房有车还是生活的必需,是为了实现梦想的必要条件。无论最终是像海萍留在国内继续自己的事业和生活,亦或是像海藻那样离开伤心地,一切重新开始,重头再来,我们都得坚持下去。为了自己,为了将来,蜗牛般的坚持和磐石般的信念正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我们抬起头,勇敢地跨出第一步,勇敢地去迎接所有的挑战!这样,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梦想也都会一一实现了……

【篇六:蜗居观后感】

如果早知道一部3年前的老电视剧《蜗居》能把人折磨的如此压抑,我想我宁愿对着重庆三美女的照片守一个晚上,也不肯去看它一眼。

有些电视剧是催泪的,看完哭一场就好了。有些电视剧是消遣的,看完笑一场就好了。可偏偏蜗居是虐心的,看完你挤不出眼泪,也挤不出笑容,只想找个没人的角落,仰天长叹,大叫一声“ 妈的,我觉得和我好像啊!”感同身受,这才是压抑的最高境界。

三年前制造的压抑,三年后一样新鲜,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这3年,我们的生活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剔除了《蜗居》里的枝枝叶叶,剩下的主题只有2个字:矛盾。剧中所有的人都活在自己的矛盾中,挣扎着,痛苦着,试图摆脱,却又无能为力。比如说,电视里,海藻做小三被认为是一切噩梦的开始。那假设如果海藻不做小三呢?又会如何?海萍和苏淳就会因为那六万块吵到离婚。不久苏淳便会因为犯事而锒铛入狱,接着某个冬天,海萍在海藻和小贝的陪同下,去监狱给苏淳送被子。她热泪盈眶地说:“你好好改造,我不嫌弃你。”孙淳说“现在房价多少了?咱买的起了吗?”海萍无奈地叹了口气“比你进来时又贵了。”屋外下起了鹅毛大雪,一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相。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姐姐居然应该谢谢妹妹的“牺牲”,正是因为她做了小三,她们家才过上了好日子。海藻也应该感谢自己的决定,因为正是做了小三,她才不用每天为吃不吃一个哈根达斯冰激凌球而犹豫,才顿悟到原来五百块的内衣和五十块的内衣最大的区别便是:一个是女色,一个是女人。但与此同时,海藻的堕落在拯救了一些人的同时,又毁灭了另外一些人。伤了一个好男人,害了一个老男人。也使得自己沉迷于物欲,无法自拔。做小三,成为堕落之源与堕落后才过能上好日子是一对如此分明的矛盾。对于这对矛盾,戏中的姐姐海萍说“我也不知道对不对,这个社会上有很多事是说不清楚对错的。”她的无奈也是当下很多人的心态的折射。人心与物质之间的矛盾也就成了我之所以越看越想看,但越看又越难受的原因。太深刻,太真实。感觉身边总有那么一些影子就是遵循着这对矛盾而生活。

我曾放肆地想:如果故事的结局是,宋思明和老婆离了婚,然后娶了海藻,生了娃,海萍和老公过上了她想要的房奴的幸福生活。唯有脾气好的小贝,万念俱灰,自杀身亡。是不是故事会更深刻。不过每每想到这里,我会立马刹车,“得了,打住吧,这片子已经够真实了,够虐心了,拜托,不要再刺骨了好不好。”是啊,生活已经够真实够冷酷,不必再如实地在电视剧里反映了

明明书里歌颂的忠诚,到了社会上就成了有的放矢的忠诚。身边有多少人以作小三为目标,这个恐怕还是很少的。但的确,我身边很少有女人会说,我可以找一个没有房,租房过日子的男人。即使,他生于80后,但品质高于80后,即使他顾家,愿做家务,独当一面,会说话,体贴到你来大姨妈时,帮你揉肚子买卫生巾。但如果他没房,便已经输掉了一半。每次相亲,介绍人总是很热衷于跟我说:“你一定要记住,对女方说,你有房。这是你的优势”,言下之意,如果我说我没房,那我就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小贝。

电视里还有个片段,海藻向小贝要六万元替姐姐还钱,小贝说“你姐姐自己爱慕虚荣要买房,我就这点钱,我替她还了,我们该怎么过日子。”因为爱慕虚荣这4个字,让海藻第一次对小贝生了气。小贝是不是做错了?他若借便是拿自己和海藻的幸福在开冒险,因为以她姐姐每月3800元,一周吃七天清汤挂面的能力来看,他的借款恐怕算是打了水漂了。但他若不借便是对自己未来的长辈见死不救,毕竟海藻最听的便是姐姐的话。恐怕海藻最终会因此而离他远去。这又是个矛盾。最后,在思量一番后,他选择了前者,他觉得他是对的,是理智的。事实上,换了很多人,甚至包括我,如果现实中女方的某个远房亲戚,或者不算太远的亲戚问你借一笔足以让你伤筋动骨的钱,你也会犹豫,或者直接拒绝的。因为,我口袋里就他妈这点钱啦,我也是不靠吸两口空气就能活命的啊!可也因为这个决定,使得海藻选择了宋思明。其实,这个矛盾也很好解决,那就是如果小贝月薪上万,那这区区的六万又算得了什么。他大可以,眼睛都不眨一下地把钱塞进海藻的口袋,然后摸摸她的脸颊,轻轻地说到“拿去,你姐就是我姐。小猪猪,这个还用和我客气“。 可他没有这一切假设,所以,海藻的姐还是海藻的姐,他顶多送几句安慰,付一个出租费把姐姐姐夫送回家,便算尽了义务。然而现实的波动终不能总以小恩小惠来抚平,好脾气,好性格,胸无大志的小贝,最终输给了这六万。

扯了大半天,发觉还是扯回到了钱和房两件事上。这部电视剧中所有纠结折磨人的矛盾都必须由这两样东西来化解。你大可以骂它庸俗,但这条路却又简单明了,目标明确。就像你失恋时,可以找一个神仙姐姐,红颜知己来吐槽。但如果你想更彻底,更快的化解你的悲伤,或许你也可以考虑花几百块找个小姐一了百了。虽然听上去恶心,但又是个实际的选择。总而言之,这个社会伴随着节奏的加快,其实现目标的途径,也越来越实际。人们将房与钱作为安全感的代言,在钱与房的基础上,再构筑自己的道德精神家园。我们的社会就如超市,高雅或者不高雅,你可以各取所需,但不付钱就想随便拿,或者等免费派赠这样的好事,已经变的越来越不可能。

关了电视机,我问我老娘,为啥当初看上我老爹,她说“看上就看上了。大家都插队落户,好了就好了呗。”我想,我的母亲爱上我的父亲,不是因为他有钱,或者有房,也许只是因为她遇见他的那个下午,阳光明媚,而他正好穿了件白衬衫吧。

【篇七:《蜗居》观后感】

是夜,还是有些喧嚷,灯红酒绿的城市,有着纸醉金迷的气息。寒冷是此时最强烈的感觉。突然觉得时间过得飞快,一差趾头,一天又过去了。来到这座城市也快半年的光景了,而现在的境况是那句“若只如初见”。

终于看完了《蜗居》,但是现在的脑子里出现的都是里面的情节。我觉得这已经不是一部单纯的影片了,而是我们的现实生活。几乎所有看过的人都会说两个字“现实”,如果再多一个字的话就是“很现实”,如果再多几个的话,无非就是在“现实”的前面加上不同的形容词了。的确,它能引起太多人,特别是我们这一代八零后的人的共鸣了。里面所涉及到的金钱、名利、工作、房子、二奶、亲情和爱情,这一切都绕着我们的生活在转动。本片的热点争议无非是围绕着海藻的背叛和宋思明的出轨展开吧?很多人都不能原谅海藻对小贝背叛,因为面对一个对自己爱得掏心掏肺的人,她怎么可以接受得那么坦然,面对他的时候怎么能一点都愧疚都没有?她的娇弱和无知似乎就注定着后面的结局了吧!所以这样的结局,很多人都认为也算她的咎由自取吧!对她,我一直持着矛盾的心理。当看到她那样伤害小贝的时候,我心中似乎有一团火灾燃烧,觉得她可恶到了极点,想不通她怎么能那么的心狠,伤害一个如此深爱她的男人;但是看到小贝知道她的背叛后对她的态度,我又觉得她好可怜;然后和小贝分手后又去找宋思明,我又觉得她可耻;到后来她为自己的错误付出如此大的代价的时候,我又对她深深的同情。其实她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恶了,首先,她没有主动的勾引宋;再者她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在海萍生活出现困难的时候,她会义无反顾的帮助姐姐。她深深记得海萍对她的恩惠,即使她后来迷失了自己,但是在她的心目中,姐姐还是最重要的。对于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她怎么又会是可恶的人?其实我们知道,亲情是任何的情感都无法替代的,在亲人有危难的时候,你会恨不得把所有的痛苦都往自己身上揽,如果自己的痛苦能换来家人的平安,你会觉得无论自己承受什么都无所谓了。我有过这样的情况,所当初海藻想帮她姐姐的时候的那种心情我是能够理解的。但是理解也不等于赞同,其实我还是无法接受她走上别人情妇的道路的,特别是到最后的仅是为了自己的享受而不顾别人受伤。可是我也不会对她有偏见,我想处在客观的位置上去看待她。

海萍!我对这个女人既佩服又觉得可气。她可以为了存钱买房子而一天三餐吃着挂面,为了买房子而骑着二十多公里的自行车去上班,这种几乎变态的节省,我还真是佩服得无语。她也可以有条理的规划自己的人生,把老公制得服服帖帖的,当然她也不是盲目的管,她所说的每一个话都是挺有道理的。她也可以为了自己的妹妹既当爹又当妈。她是一个女强人,这点是无可非议的。且不谈论她的伟迹,我觉得她最大的错误就是在发现自己的妹妹走上错误的道路的时候没有积极的,及时的阻止,而是半推半就的把海藻推入更深的深渊。这点我是不可以原谅的。

小贝。这个可以让人充满幸福感的阳光男孩,总是会在海藻心烦的时候逗她开心,也会在她无助的时候提供一个温暖的肩膀。甚至在知道海藻背叛的时候还能尽力的原谅她。有些人说他懦弱,说他窝囊,自私。但是我觉得他很上进,他对自己的未来很有规划,虽然在海藻问她借钱给海萍买房子的时候他拒绝了,但是他却会在知道海藻借别人钱的时候豪不犹豫的拿出钱来给海藻去还。最主要是,他爱海藻,他懂得爱是一个组建幸福的家而不是空头的支票。但是从他的身上,也让人了解到,爱情真的是经不起一点污染,即使你再怎么爱一个人,但在知道对方的背叛之后,还是经不起内心的煎熬,最终还是走上分手的道路。一个男人就算再怎么爱你,甚至他可以为你付出所有,但就是经不起所爱女人的背叛。所以在此也希望广大的女性朋友千万不要去冒这个险,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

宋思明。我觉得他是一个很难懂的男人。他聪明、多金、温柔体贴,单是这几点就会成为女人的致命符,但同时他也会让人觉得不安,就算时刻在他身边,你也永远看不透他。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呼风唤雨,可以帮助任何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但是如果他狠心,也会让人无路可走。如果你说他有责任感,他却在外面偷吃;可是要说他没责任感,他在知道海藻怀孕的时候为她安排一切,而不像其他男人一样掉头就走,而且在预料到自己的结局之后,对自己的妻女安排一切。前一秒他可以在另外一个女人的怀里说着一些甜言蜜语和海誓山盟,但是后一秒他又在妻子的面前说“在我心目中没有人能代替你的位置”。真是放狗屁的话。不过10个男人里面就有9个跟他一样的人吧。既可爱又可恨。他有才华,不是一般的有,他可以一夜之间赚到几千万,也可以在几个小时之内让自己身败名裂;他可以把一切都布置得密不透风,让人找不出纰漏,但是他却用了陈寺福那个草包办事,最终把自己推上了绝路。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让人爱让人恨,让人生畏。关于他的为官之道,我觉得还罪不至死。因为他并不像别人贪得那么盲目,他所得到的那些只是出卖了他的才华和帮助别人得的来的,而且他也很低调,并不像别人那么挥霍。他所作出的贡献还是很大的。没有他那来那么快的发展呢!呵呵!细想,其实有那个做官不贪的?有那个做官的做得两袖清风?即使你不贪,别人也会自动的送上门,这个社会就是这么现实。

我觉得里面的每一个人都有着我们的影子。不要过多的职责海藻,而从海藻的身上抱着对女人有偏见,毕竟一个巴掌拍不响;也不要再过多的为小贝感到不平,毕竟海藻已经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了;更不要对他们两个的爱情感到可惜,毕竟谁会想到小贝会不会是另外一个宋思明呢?别看小贝现在那么爱海藻,但是谁不知道当年宋思明也这么爱他老婆的?但现在呢,还不是出轨了!未来的事谁会找到?也不要过多的职责宋吧,毕竟处在他这样位置的人,他能做到的已经够多了。要怪就怪“情不自禁”吧,呵呵!

其实真正的罪魁祸首就缘于这个社会!对于现在的人特别是我们这一代八零后的人来说,工作的难找,生活的压力,高不成低不就的处境,都搞得我们焦头烂额。每打电话或者上网的时候要么不说要么就是谈得工作,而工作都跟金钱有关,所以归根结底谈得最多的终究是“钱”,在这样的境况之下谁还会谈感情,或者说谁还有心情去谈感情谈理想?每个人都在努力的生活着,但是却有着太多的无能为力。大家都喊着“难”,喊着无聊。对于感情的需求却没金钱来的吸引力大。每个人都穿着一件“防弹”衣,害怕一不小心伤着自己。在网上随心所欲的说着所谓的“真心”话或者说过多少暧昧不清的话,但是谁会当真?离开了网络一切还是如此,还得为生活打拼,还得接受现实。为了生存我们不断的鞭挞自己,不断的要去上进,要不然就不能承受外在的压力。而房子作为生活的基本要素,所以几乎每个人都在为了这个所谓的基本要素在打拼着。甚至有的车位它一辈子的奴隶。然而生活又处处充满着诱惑,到处都有陷阱,稍不小心都会走错路,所以每走一步都要小心慎重,要不然就回不了头,即使有些错可以改,但有的东西一旦错过就不会回来了。所以即使生活再怎么艰难,我们还是得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篇八:《蜗居》观后感】

写东西并不是我的特长,所以潜水潜了九年,潜水的原因很简单,类似我的论调总会出现在网络上,所以也没什么去和别人反复说了。可就在前天把整部《蜗居》看完之后,昨天又迫不及待的将原著看了一遍,这次是真的佩服了作者对生活看的透彻、意的刺痛!

我也知道一篇文章或是电视电影作品都是虚构的,可是艺术毕竟是来源于生活,也许这么多的事不会全部发生在宋思民一个人的身上,但何尝不可以加到他一个人身上呢?所以今天也就就电视论电视了,不要再去试着驳倒我的论点——这只是电视!

从以下几个方面说吧:

一、好和坏。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在整篇剧中有好人吗?纪监书记和市委书记应该是好人吧?但一名官员是否有资格去调查另一名与自己同级别的官员?这个很值得考究,这分明是在搞帮派嘛。再说了,他们调查他们是因为嫌有块地卖的便宜了,可是在现实中房价的高高在上与频频出现的“地王”难道与这些领导没有联系吗?有坏人吗?陈寺福坏吗?陈寺福也知道过年让出自己的房子让老太去住,而且也有看见老太儿媳提水不方便时让人接水管的行为,他只不过是一个让利蒙了眼的小工头而已。试想当今社会,谁不是在为钱而忙碌?那个“钉子户”坏吗?人家可曾是拥有一条街的,现在只剩下二十几个平方,计划给人家补偿个几十万让走人,可能吗?这只不过是一个社会最低层生活的家庭对社会选择的斗争方式而已。所以说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断定一个的人好与坏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出发点。

二、因与果。如果海藻一家人不出现在宋思民的世界,宋思民的结局会改变吗?大家都知道,肯定不会!如果没有海藻,宋思民的结局无非也和张市长一样罢了,仅留得性命在。结果海藻一家人出现在了宋思民的世界里,毕竟让宋思民在生前获得了一次生命之快感!一味的去指责海萍和海藻也是不对的,因为即使没有她们的出现,宋思民的结局也是很凄凉的。所以说整个感情戏的“因”,与宋思民的“果”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反倒是海藻一家与宋思民的相遇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三、对与错。主角宋思民的处女情结和对穷困时的“圆梦”行动以及对宋家的惟一男丁的渴望,最终使自己判断失误,这是对还是错?他何尝又不是一个可怜的人?宋思民的睿智、成熟和激情别说女人喜欢,就是男人何尝又不想自己就是他呢。一次的意外落红而使自己心神荡漾承诺终生,这可能也是每个人鞭策却又想拥有的吧?所以说评价一个人的对与错真的很难的,所以我对整剧的基本概念是太现实了,根本没对错也没好与坏,就象我们在真的社会里的是一样的,那有那么多的绝对对与绝对错。

四、郭海藻的单纯和对另一种爱的屈服。如小白鼠一样的眼神怯怯的看着世界,在这个世界上谁才是自己得以靠的膀?一个对姐妹亲情没有感觉的人吗?一个有责任感可以呼风唤雨的人吗?谁也在为小贝叹息,可是谁又不愿意找一个有责任感而且可以呼风唤雨的人呢?

五、小贝的独生子家庭造就的对兄弟姐妹之情的漠视。是的,整个剧中的最悲剧人物也非小贝莫属了。可是如果小贝不是独子,象我们七零后一样对兄弟姐妹的爱和对方家庭的爱愿意付出的话,把那六万块给了海萍,也不可能导致宋思民对海藻的第一次乘虚而入。但其实最终苏淳的入狱,也会逼得海藻走上不归路。

六、海萍的阿Q式的自强不息。最后海萍的成功真的源于海萍的努力吗?大家都知道,在现实生活中不管你再有才,再有教书的基因,把你放在搞文字工作上,你又能如何得以施展抱负?如果没有宋思民的帮忙,海萍如何找到外教的工作?苏淳如何得以脱身?最后海萍却认为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如果没有宋思民的帮忙,她去哪认识什么马克和日本太太,所以也就不存在什么海萍外语学校了。

七、苏淳的逆来顺受。

八、宋妻的贪婪。一个已经拥有几百万的女人仍去放高利贷的人是不是一种贪婪?这里又说到道德了,如果真象有些网友说的海藻没道德,那么宋妻两次找到海藻说的那些话是有道德吗?其实没有什么绝对的东西,每个人为了悍卫自己的利益是什么办法都会想出来,使出来的,那里还顾得上什么道德。

九、生命的悲哀和不能承受社会之重。观整剧,有幸福的人吗?宋的站错队(虽然他以前一次都没错过)、海藻的一无所有、海萍的自认为成功(她忽略了社会的偶然和必然,把成功全归功于自己的努力)、苏淳对妻子用钱换来的一时欢娱,最终把自己弄的身陷囫囤、宋太的贪婪和付出的代价、小贝漠视亲情最终失去爱人的悲哀、“钉子户”一家用命换来的幸福。

十、宋和海藻是不是真的感情。这个不需要解释吧,至少我认为是不需要解释的。剧终时就连海萍也被宋的真情打动的抱着马克哭了,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整篇剧中暴露的社会问题有:1、房价与收入的不成正比(二十年的不吃不喝换来的百米住宅);2、独生子女对兄弟姐妹情的漠视(小贝提出的:是你姐不是我姐,不要让别人影响我们的生活,我是爱你的);3、独生子女与传统观念的碰撞(如果海藻怀的不是个男孩,宋也不会去犯让妻子照顾海藻的错误。宋说这是他们家惟一的男丁了);4、还有就是教育的失败,试问,剧里包括现实,从事自己大学所学的专业又有几人?

再来分析谁是最受伤的人,谁是在发生这么多事后最得益的人:我觉得最受伤的人莫过于宋思民了,自己丢了性命不说,老婆进去了,女儿与姥姥孤独的在一起,自己最希望的惟一的男丁也没留下,自己的处女情节最终也只是个幻觉。从这发生所有事中得益的人就是海萍了,房子有了,事业有了,家庭也团聚了,苏淳也捞出来了,该有的她都有了。但最终她却解释这些的成就与她的努力有很大关系,其实我觉得不是这样的,因为社会不是你一个人在努力,大家都在努力,只不过是你命好些罢了。

总的来说,整篇剧中都被这个物质社会所折服?人间熙熙皆为钱来,人间攘攘都为利往。就象真的生活,都在为生活惶惶不可终日,蓦然回首,我们离青春年少的梦想已远去、偏离……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