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文章 >学会不计回报地来爱孩子

学会不计回报地来爱孩子

时间:2014-09-14 来源:阅来网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父母都说自己是不计回报地为了自己的孩子,但 同时我们也会听到这样的声音,“我可以为他做任何事情,可他为什么就 不听我的话呢?” “从小到大,我什么都不让他干,只让他好好学习,为什 么他还是学不好?” “我全部的心血都用在了孩子的身上,可到头来什么也没有得到!”
 
  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细想,我们为孩子做任何事情,不就是为了让 孩子听我们的话吗?我们为孩子做任何事情,不就是为了让孩子有个好成 绩吗?我们用尽全部心血,也还是想得到一些什么啊!那么,我们还会说 我们是不计任何回报来爱孩子的吗?
 
  其实,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不计回报的爱。也只有不计回报地去爱 孩子,才是积极地拥抱正能量,任何有条件的爱都不是真爱,而是某种好看的、温馨的交易。
 
  平时我们所谈论的、所熟悉的爱,有多少算得上是无条件的爱呢?恋 人和夫妻间的爱常是有条件的爱。我爱你的前提是你首先要如何如何;一 旦你怎样,我就会收回我的爱;你必须做到哪些,才能赢得我的爱;你如 果那样做,就不配我的爱……是这样的吧?
 
  我们要求对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挣得自己的爱。而这种想法就是夫 妻矛盾的根源。倘若双方哪怕尝试着、或者假装着去付出无条件的爱,就 是说试着去忽略那些前提,不计较对方的表现,也不计较回报,那么两人 的关系立刻就会有大的改观。
 
  中国的家长恐怕是世界上对孩子期望最多的家长。这些期望不仅是针 对孩子自己的成长,还包括对父母的回报的期望。尽管现在的家长观念巳 经很西化了,但是骨子里还是存在“养儿防老”的想法的。而我们对孩子 的成长的期望中,又有多少表面上是为了孩子,实则是为了我们自己的虚 荣心、身份归属感、人生的遗憾等等,跟孩子无关的东西。
 
  在一个果园里,有两棵茁壮成长的苹果树。到了结果的年龄,它们第 一年就结了 100个果子,农夫兴高采烈地采走了 99个,只在树上留了 1个 果子;第二年它们结了 500个果子,农夫却只留下了 3个果子。
 
  慢慢地,一棵果树就不高兴了,它觉得自己为农夫付出了那么多,得 到的却很少,它开始赌气不好好结果了。第三年和第四年它每年都只结几 十个果子,第五年的时候农夫就把它砍掉了。
 
  可另一棵果树就不一样了,它说,我的职责就是结果,我不要求任何 的回报,我只想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就这样,它努力地结自己的果 子,一年比一年结得多,农夫看到这些果子,也十分开心,对这棵果树更 加细心照顾。
 
  故事中的果树和农夫,不就像现实生活中的父母和孩子吗?如果果树 一味地在意自己的得失,而不是毫不计较地付出,那么总有一天它会付出 惨重的代价。但如果它懂得付出是自己应尽的本分,它就会发现农夫也对 自己做出了回报。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父母太计较自己的付出,那么无疑会让孩子背上 沉重的负担,孩子会觉得如果他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就是犯了错,在这 种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多了很多精神上的依赖,少了自己的独立和自 由。而那种真正不计得失来爱自己孩子的父母,才是让孩子轻松上阵、健 康成长的父母。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你别乱跑了,你要是再调皮, 妈妈就不要你了!” “你可要很乖呦!要是你不乖,妈妈就不再爱你了!” 虽然这些话是我们说来吓唬孩子的,可从无心的话语中,我们自问我们潜 意识中究竟在渴望什么呢?
 
  其实,每个家长都应该认真去想想,我们的爱真的是无条件的爱吗? 也许我们只是在头脑中认为自己付出的是无条件的爱,但是我们的实际行 为却有差距,我们实际上表现出的是另一个样子。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要真的做到给予无条件的爱并不容易,需要父母认真地去修炼。
 
  无条件的爱并不是溺爱。溺爱只是一种错误的、失败的、低效的爱的 方式而已。无条件的爱绝不意味着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它意味着 我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放弃对孩子的爱;意味着当孩子在众人面前让 你出丑时,当孩子自暴自弃时,当孩子落后失败时,当孩子挑战你的权 威、跟你公然对抗时,当孩子怨恨你、遗弃你时,你都不放弃对他的爱。
 
  成年人可以通过学习、通过与人交往、向社会付出并收获、通过接触 大自然、通过宗教和心灵修炼等途径来获得心灵上的力量,而孩子获得支 持的途径比较少,越小的孩子,越需要依靠父母的爱来获得力量。我们的 爱,构成了孩子形成自尊、.自爱、自信以及其他一切良好品德的基础。
 
  如果父母给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那么孩子就会明白,只有做了父母 期望的事才会得到父母的爱,孩子是要靠自己的行为去挣得父母的爱。许 多家长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很多时候父母为了更轻松地管教孩子,甚至 在孩子很小时便向其灌输这一思想。家长们无数次地跟孩子强调“宝宝 乖,只要你乖了,大家就喜欢你”。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有条件的爱的结果就是,“孩子们学 会了抛弃他们自己的真实感情和愿望,而只是接受被父母赞许的那一部分 自我。他们拒绝自己的弱点和错误。最终,孩子变得越来越不了解自己, 而且在将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一个心理健全的人。”
 
  如果父母给孩子无条件的爱,让孩子知道,他们可能批评他的行为, 但是不论发生什么,他们对他的爱是永远不变的,那么孩子就无须隐藏那 部分不太受欢迎的自我,他就不会去否认和歪曲他的错误和弱点,他就能 自由地体验全部自我,自由地体验生活。而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正是心理 健康的基础。换句话说,与其等孩子长大后让心理医生给他有条件的积极关注,不 如现在由父母给他无条件的爱。因为只有无条件的爱,才是一种积极的正 能量。
 
  不计回报地来爱孩子,不计回报地拥抱正能量!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