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生感悟 >谁摧残了我们的笑

谁摧残了我们的笑

时间:2015-06-08 来源:阅来网

近读摩罗一篇文章《体验爱,体验幸福》,有句话触动了我,“体验不到放松的心灵是残缺的。”作者说:“我在翻看电影杂志时,老是觉得西方演员和中国演员的表情很有一点区别。尽管那些中国演员喜欢模仿西方明星的姿势和笑容,可是中国演员无论怎样努力,都只能使笑成为一种肌肉运动,而不是从内心弥漫开的生命运动,不是那种自然、朴素和放松……” 
  我马上明白了作者在说什么。要知道,他描述的那种笑曾多少次让我动容,在影视剧,在体育赛场,在大街酒吧,在艺术节……那是一种通透的、闪光的、彻里彻外的快乐,那种灿烂、赤裸、率性,那种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张开、都放电的释怀,就像绿茶在沸水中荡漾 
  那实在是一份诱惑。氧气对肺的诱惑。 
  我知道,这绝非什么异国风情,而是一种生命的正常与鲜活,一种天然去饰的生动、单纯和健康。 
  每每凝视它,我总陷入迷醉。就像面对婴儿的肌肤和瞳仁,不仅爱慕、欣赏,且自惭形秽,为成人的粗糙与黯然。 
  更觉得悲哀,为那些“无论怎样努力,都只能使笑成为一种肌肉运动”的同胞。尤其同胞中的成年人——被阴郁年代和苦难色素熏腌过的人,被革命政治和严肃文化格式化了的人,被繁重生活和乖张命运炙烤着的人。 
  我们笑得一点不充盈、不饱满。或许不敢,或许不懂,或许不会。多是一种低调的、克制的、诡异的笑,多是一种弯曲的、瘪陷的、敛缩的笑,多是一种带壳的、似有隐情、糨糊般粘连的笑。更多时候,我们让笑成了一套职场道具和装备,成了一层可疑的面膜:讨好的、邀宠的、谦恭的、取悦的、客套的、应酬的……结果,笑得太难、太累、太阴谋!面皮里,仿佛掺了沙子,植入了橡胶。 
  我们的笑简直就是一堆蜡、一副行李、一套预案和阵容。 
  是什么让我们不轻快?不生动?不松弛? 
  是什么让同胞的表情像铁伞一样打不开? 
  若以为这仅是民俗、性情或文化基因的差异,那就错了。国人是极善模仿的,尤其国际新潮和流行时尚,比如娱乐、服装、饰品、发型、妆容,尤其做派、行头、秀场、腔调、造型等姿态语言,我们哪点落后?但在笑容质量上,实在蹩脚。 
  秘密在哪呢?开关在哪呢? 
  我以为,关键是心态,是境遇,是情绪的释放通道和性能,是人的精神现实和生命状态。表情,是一个人的灵魂裸体,它比语言更如实地泄露内心,最能反映一个人生存是否舒适,尤其精神是否舒适。在这点上,它和目光差不多,可作秀,但难造假。如果一个人在表情上总是隐瞒,在伪装和修饰上下足了功夫,那只能说明:这是个充满畏惧、处处得不到自由的人,一个战战兢兢、缺乏安全感的人,一个被奴役惯了、丧失自身支配权的人:同时还暗示:这是一个生存逻辑复杂、游戏诡秘、布满敌意和芥蒂、博弈激烈、斗争消耗极大的环境。 
  开放的表情,一定源于开放的内心。 
  没有禁忌,所以天真。因为坦白,所以轻盈。 
  笑容灿烂与否,取决于人生是否自由、权利是否足额、愿望是否容易被满足,取决于精神的活跃性和舒适度,取决于表达空间和渠道的畅通性。 
  可被模仿的。我们从不落后。落后的。即无法被模仿的——人的精神诚实,人的心性简洁,人的生命舒展……所谓人之生动,不就是这些“诚实”“简洁”“舒展”的组合吗?对方之所以那样率性而赤裸地大笑,完全因为其内心的晴朗、精神体质的健康,其生命的松绑和无阻:自由惯了,本能惯了,尽情惯了,一切被允许和鼓励惯了…… 
  更说明一个事实:我们将一切简单都搞复杂了,抑制了灵魂本能而忙于整容,屏蔽了内心真相而精于裹藏;我们体内垃圾太多,淤堵太多,障碍和栓塞太多;生命被禁锢得厉害,束缚得厉害。那么多死结,那么多壁垒……打不通,敞不开,冲不破,飞不出。 
  无论我们外表多么狂热,内心都是冷调的、阴郁的。 
  无论我们神色多么平静,里头都是挣扎的、焦虑的。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