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生感悟 >10篇感悟人生的文章

10篇感悟人生的文章

时间:2015-06-26 来源:阅来网

一等优雅

  优雅也分等次:三等优雅靠努力训练得来,二等优雅随尊贵出身而来,一等优雅被委屈历练出来。曾经遭遇的百般凌辱,后来,低头一笑,释然了。它生长得最为坚固,沉静而安谧,时间深处,愈发动人。 
  (安格尔摘自《感悟》2015 年4 期)

不肯红
 褚人获《坚瓠集》有“退红”一则。《老学庵笔记》云:“唐有一种色,谓之退红。王建《牡丹》诗云:‘粉光深紫腻,肉色退红娇。’王贞白《娼楼行》云:‘龙脑香调水,教人染退红。’《花间集·乐府》:‘床上小熏笼,韶州新退红。’盖退红若今之粉红。绍兴末,缣帛有一等似皂而淡者,谓之不肯红,亦退红类耶。”最后这“ 不肯红” 三个字,叫人惊喜。如今我们看得最多的是拼命地要红,唱歌的要红、演戏的要红、写书的要红、做学者的要红。“似皂而淡者”,颜色一定很好看吧。若是人,淡淡的,不肯红,怕更好看。 
  (惜茹摘自《今晚报》2015年4月9 日,〔波兰〕伦格仑图)

堕落
1919年,帕德列夫斯基参加巴黎的凡尔赛会议,当时的法国总理克莱蒙梭接见他,问道:“您是那位著名钢琴家的堂弟吗?”帕德列夫斯基答:“不,我就是那位著名的钢琴家。”克莱蒙梭故作遗憾地摇头说:“您是一位著名的艺术家,居然成了波兰的总理,多么堕落啊!” 
  (天 问摘自《北京青年报》2015年4月3日)

耳朵掌控故事
忽必烈问马可:“回到西方后,你还会把讲给我的故事再讲给你们那里的人听吗?” 
  “我讲啊,”马可回答,“但是听的人只记着他希望听到的东西。你以慈悲侧耳倾听我描述的是一个世界;我回家后,第二天在搬运工和贡多拉船夫中流传的却是另外一个世界;而我晚年如果成了热那亚海盗的俘虏,跟一位传奇小说家同囚一室,口述一次,那又将是另外一个世界。掌控故事的不是声音,而是耳朵。”

耳才
、 
  在一次采访中,记者问崔永元:“ 你为什么有这么好的口才?”崔永元笑了一下,回答说:“ 其实我的嘴很笨, 只是‘ 耳才’还可以。”“‘耳才’怎么说?”记者又问。 
  崔永元回答:“聊天、谈话的关键是要听得好。”记者再问:“怎么才算是听得好呢?”崔永元答道:“听人说话能听到画龙点睛,此一境界;听人说话能听到入木三分,又一境界;听人说话能听到刻骨铭心,是最高境界。”崔永元连用三个成语,说明倾听的三种境界。生活中,一些人常常重说轻听,光有口才却无“耳才”,很容易掉进自己挖的陷阱里,致使沟通效果大打折扣。 
  其实,越是善于倾听的人,越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与他人的关系越融洽。 

把一样东西做好
 我们会尊敬把一碗好吃的贡丸汤端到你面前的这个人,他在这个社会里有一个被我尊敬的地位,因为他把一样东西做好了。生活美学里,他不是一个空口说白话、讲一大堆空洞理论,而最后无法把事情踏实做好的人。 
  最近我得到一份自己很珍惜的礼物。有一位朋友从日本带了一盒珍贵的面条给我,放在漂亮的原木盒子里。我打开时十分惊讶,因为盒子里附有一张官方发出的证件,上面有红色的印章、负责人的名字,表示这面条由他制作、由他负责任。 
  产品取名为“松の雪”,松树上的雪,就是冬天下的雪落在松枝上面,有松树的香味,而且非常洁白。盒内一共有三十把面条,每一把都用红色的纸圈住,光是视觉上就美得不得了。说明书上写明面条需要煮几分钟,水开了以后再加一次冷水, 然后再沸一次,不需要加入其他的配料,只要一点点醋或者酱油拌起来就香得不得了。 
  一个国家的文化可以尊重手工业到如此的程度,让我十分感动,这才是真正的生活美学。 
  (烈子摘自《信息时报》)

俯仰两无愧
民国时期,上海开明书局的厅堂里有副对联:“堂堂开明人,俯仰两无愧。”为人处世,倘能臻于“俯仰两无愧”之境,则不愧“开明”也!胡风说:“待人要做到合情合理。”对上做到合情易,做到合理难;对下做到合情难,做到合理易。既能对上合理,又能对下合情,更难。若能做到此,愚以为即是“俯仰两无愧”。而且,两者相较,能对下合于情,尤为可贵。 
  在北京砖塔胡同,曾和鲁迅先生同住一院的俞芳,在《和鲁迅先生相处的日子》一文中回忆道:“大先生(指鲁迅) 很尊重别人的劳动,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处处为别人着想……在经济上,大先生对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从不计较,他出门有时坐人力车,车费总是多给一些,所以人力车工人喜欢拉他上班……他常说,人家辛辛苦苦换来一点工钱,是要养家糊口的,在有限的工资上和他们斤斤计较,是不道德的。”大家都知道鲁迅先生金刚怒目的一面,那可谓是对“上”的讲理、求理,而对底层普通劳动者,他又如此体贴。先生算是做到“俯仰两无愧”了。

美好
 一个人,别说人了,一个活物应该这样活着:春天来的时候,门开着,风进来,花香进来,颜色进来。你碰到雨或者雾的时候,会忍不住往肺里面深深地吸一口气,从而感觉到凛冽又清新的味道。 
  秋天的时候,你会想,跟你喜欢的人在一起,一个下午什么都不干,懒洋洋地晒一会儿太阳。到了冬天,你跟孩子一块儿出门,雪花飘下来,她伸着舌头去接的时候,你会教给她,什么是自然和生命的美妙。 

满足
我父亲在一个单位工作了四十年。他很快乐,觉得上班、做事、喝小酒、读书、钓鱼就很高兴。我妈先后换过七八个单位,最后自己创业。她也很快乐,觉得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说到底,只要他们能找到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的平衡,就可以了。古龙的《多情剑客无情剑》里,提过一个例子:两个厨子,饭馆打烊后,他们在后厨给自己炒了盘菜,找了点儿小酒,很惬意地饮食一番,舒服地过了一两个时辰。古龙说,他们还活着,就是因为一天还有那么一两个时辰。许多平凡人就是这样。朝九晚五或惊天动地都不过是形式,没有高低之分。 
  (雪明摘自《格言》2015年第5 期)

微书摘
 凡遇到好事的时光甭张狂,张狂过了头后边就有祸事;凡遇到祸事的时光也甭乱套,忍着受着,哪怕咬着牙也得忍着受着,忍过了受过了好事就跟着来了。 
  ——陈忠实《白鹿原》

领袖的实际收获,并不由他自己掌握,而是受他的追随者的动机所左右,而从道德角度看,这些动机大都不堪闻问。 

  ——韦伯《以政治为业》

最爱在晚饭过后,坐在爱人的身边。他看书或看电视,我则坐在一盏台灯下,身上堆着布料。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闲话。我将那份对家庭的情爱,一针一针细细地透过指尖,缝进不说一句话的帘子里。 

  然后有一日,窗口飘出了帘子等他——家就成了。 
  ——三毛《周末》

人类之所以需要别人与社会的认同,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想要与众不同。这一点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为他代表一种虚假的解决方案,是要把人割裂,而不是促成他追求终极的一体性。 

  ——哈罗德·伊罗生《群氓之族》

缺乏热情的年代
有一颗每个人都想拥有的宝石,被放置在远方一个结了冰的湖上。湖上的冰很薄,由死神监视着,但走近看,冰面显得十分安全。 
  如果在一个热情的年代,有人冒险去拿那颗宝石,那么群众会为他的勇气喝彩。他们看到他的决定性行动很危险,会为他战栗,且跟他一起战栗。如果他溺死了,他们会为他悲伤;如果他拿到了,他们会流露出羡慕赞叹的眼神。 
  但在一个没有热情的年代,情况就不同了,人们会认为冒险去那么远的地方是非理性,甚至是不值得的行为。他们会互相嘉许共同的想法及观点,把一些非常规的行为,例如“热心”“冒险”“忘我”变成“技艺”,在安全网中表演一下,一个充其量在安全网边缘看似危险的动作,就能让人们屏息说:“天啊!多么疯狂!他正冒着生命危险。”我们基本上是生活在一个没有同伴的年代,因为每个人都很独立,独立得看不见别人,容不下别人。 
  (小珊摘自《读天下》2015年第4期)

酸甜苦辣才是人生正餐
在电影《琼斯一家》中,镇上所有人都羡慕突然搬来的琼斯一家,不仅因为他们富有,还因为他们幸福。女人们羡慕琼斯太太,因为她的丈夫总是那么爱她;男人们羡慕琼斯先生,因为他的太太不仅性感,而且经常公开对丈夫“ 真情流露”。事实上,他们并不是一家人,而是一家售卖奢侈品的公司请来的演员。他们住豪宅,用奢侈品,成为小镇人的榜样。人们争相和他们攀比,他们用的手机、穿的运动鞋、看的电视,甚至使用的马桶都迅速热销。同时,他们也毁掉了这个小镇原本的宁静:他们的邻居感觉幸福感越来越低,因为无论怎么努力,他们总也赶不上“琼斯一家”。 
  为共同利益而绑到一起的“样板间”家庭,其实更容易比真实的家庭显得“幸福”。就像我们买房子看到的样板间,怎么摆都舒服,那是因为很多家具都是专门定制的。等自己的家具搬进去,就发现边边角角难免磕磕碰碰。婚姻如此,生活也是如此。 
  在你羡慕别人的同时,不妨看看你自己。别人总说你的生活真好啊。看你的照片,你过得很滋润啊,其实根本没有人知道你加班到半夜三点,第二天一早又得爬起来上班,可发微博时照样是一张卖萌的笑脸。幸福只是人生的冰激凌,酸甜苦辣才是人生的正餐。 
  (田龙华摘自《发明与创新》2015 年第3期)

一种孤独酿两种酒
有一天,和一位画者探讨起孤独的话题。我问他,如果让他来画一幅关于孤独的画,他会怎样去画?他想了一会儿,简单勾勒了两幅画给我看。 
  第一幅,他没有画星空,没有画寒鸦,而是画了一群吸毒的人,满地狼藉。第二幅,闹市中有一座房子,房檐上的一只鸟,正呆望着熙熙攘攘的人世。我觉得这只鸟有了禅的味道,得道高僧一般,在离尘世不远不近的地方,驻足观望,品读冷暖。 
  他问我:“这两个,你觉得哪一种孤独更让人心仪?”“当然是第二个,”我说,“因为它更贴近孤独者的灵魂。”他说:“ 是的,同样是孤独,前者是堕落和放纵,后者是沉淀和升华。”(岸芷汀兰摘自《文苑》2015年第4期)

微语录
教养就是于迷茫痛苦之中,仍能坚持窗明几净,仍能保持自我反省,仍能力求每天学习与进步,仍能对他人表示尊重、怀有亲善。教养不是空礼貌,它能让一个人拥有自信、获得他人尊重,坚持一生并成为一种习惯,化为性格,最后立于不败的命运。 
  ——教养是什么一位哲人说:评价一个社会的好坏,无须从政治、经济、体制的深奥烦琐处去分析研究,有一个很简单实用的方法,就是观察你的周围。假如那些极端自私的人、道德败坏的人、品性邪恶的人,过得很富有、很开心,这就是一个坏社会。反之,这三种人过得很落魄、很郁闷,这就是一个好社会。 
  ——评判社会的标准十岁受诱于饼干,二十岁受诱于情人,三十岁受诱于快乐,四十岁受诱于野心,五十岁受诱于贪婪。人,到底何年何月才会只追求睿智? 
  ——卢梭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