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鉴赏 >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大全

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大全

时间:2015-04-02 来源:阅来网

  描写清明节的诗句古往今来有很多首,其中以“清明”为题,又脍炙人口的诗,非唐人杜牧的七绝《清明》莫属:“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此诗因备受喜爱,而被后人别出心裁多方修改。改动后的“清明”诗从三言到六言,直至长短不一的词皆有,且都妙趣横生。
 
  三言诗:“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
 
  四言诗:“清明时节,行人断魂。酒家何处?指杏花村。”
 
  五言绝句:“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六言诗:“清明时节雨纷,路上行人断魂。借问酒家何处?牧童遥指杏村。”
 
  更为有趣的是,宋代有个书法家将诗写于白纸扇,一友人见后给诗重新断句,竟成一首绝妙小令:“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杨柳依依,春雨潇潇,正是思念故人最佳时节。悼念故人,祭扫祖坟以寄托怀念与哀思,但很多诗人却不思故人,而是表达人生种种感受,凝成一首首如怨如泣的诗篇,璀璨在诗歌的河流,很是别具一格。
 
  清明本是忧伤之节。可是,诗人高翥却一眼看透,认为此时的孝只是一直摆设,人应当在活着的时候尽情享受人生。他在《清明》一诗中这样描述:“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山头坟墓座座,祭扫人们纷纷,众人各自低着头默默清扫;烧的纸青烟袅袅,纸灰四次纷飞。一时间,墓地烟雾弥漫。站立墓前,泪水刷刷,山上杜鹃声声,多少相思多少泪!扫罢祭完,儿女们纷纷离去,剩下狐狸睡在坟冢上,祭祀的酒菜一一拾走,有多少酒能流到九泉下面呢?这不仅写了祭扫,还写了踏青归来的细节和感慨。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古人郊野扫墓、悼念亡人的场面,同时也抒发了诗人自己由此而生的人生思考。
 
  宋代诗人黄庭坚却借来表达人生到头来都一样的旷达。他在《清明》写了一首诗,诗中写到:“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封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这诗通过“桃李笑”、“龙蛇蛰”、“草木柔”,映衬万物复苏,草木回春的气象,由眼前的景物想到漫漫人生,悠悠未来,表达了诗人深刻的哲理思考:人活着的时候,不论你是圣贤还是平庸之辈,生命结束的时候,留在人间的不过是长满野草的小土堆。黄庭坚一生也是不很如意,然而他能阔达面对复杂多变的世事,不能不说他得益于自己的老师——苏轼。这首诗不仅有景有情,有人物有故事,更蕴含着一种人生哲理。诗人从清明想到人们的各种活法,想到了人生的不同价值取向。诗中列举有个人到墓地偷吃别人祭奠亲人的饭菜,吃得油嘴甜舌。回到家里,还要对妻子和小妾撒谎吹嘘,说是一个当大官的朋友盛情招待他。这种人的人生委琐卑下,毫无人格尊严。而有的人却活得很“清明”(清正廉明),如春秋战国时代的介子推,他帮助晋文公建国后,却甘居深山,不要高官厚禄。晋文公为逼他出来做官,下令放火烧山。但是,介子推矢志不移,抱树焚死在绵山中。黄庭坚感叹地说,虽然人无论智慧高低,最终都是蓬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
 
  还有唐代诗人张继借清明来抒发对社会的不满。他的《阊门即事》:“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清明节,诗人站在苏州的阊门上,只见郊外田园荒芜,长满青草。农民哪里去了呢?被招募当兵去了。清明本来是春忙季节,却不见“几处有炊烟”,光景可谓惨矣!寥寥几句诗,典型而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悲惨情况。清明之悲,不仅悲亲人,更悲社会的萧条冷清,令人潸然泪下。清明正是农忙时节,可辛勤的人们却不见了踪影,节日的气氛不说了,倒是对社会注入了深深的忧虑。
 
  清明清明,冷清空明,能够静静地思考人生,思考社会!
 
  关于描写清明节风景的诗句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清明》
 
  (南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百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节正值仲春时节,杨柳吐翠,桃花艳红,春风轻拂,细雨蒙蒙,确是游春赏景的大好时光。于是古代诗人们对景吟咏,流传下来许多名作。唐代温庭筠的《清明日》“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写的不是一般人,而是常年禁闭在后宫的宫女们,在清明节也得到了放松。
 
  因为清明前三日为寒食节,所以历代都把清明寒食节作为祭祀先人的节日。这在诗中也有表现,如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丘墟郭门外,寒食难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写出了上坟哭祭、生死别离的悲伤。
 
  张继的《阊门即事》“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写的是农夫都被征去服劳役,田地荒芜春草丛生,登上城楼远眺,清明时节却显得萧条冷落。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清明时节的实际情况。
 
  宋代王禹偁的《清明》诗则写出了一个穷书生的困苦生活:“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这就是贫穷的读书人过的清明节,可见并非人人都可以踏青赏花,游乐清明节的。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