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后感 > 读书心得 >教师读书心得:读《教育与心理统计》收获

教师读书心得:读《教育与心理统计》收获

时间:2014-11-14 来源:阅来网

  在一次期中测验中,一个学生的数学考试得了90分、化学考试得了65分。人们通常会认为:他的数学学得不错,化学没学好。但是当了解到,那次数学试题比较容易,学生最低分是88分;而化学试题偏难,最高成绩才68分,就会感到原来的评价错了。

  又一次,在学生近视眼抽样调奄中,甲校报称,在抽査的100名学生中近视眼患者达21名,占21%,乙校报称在抽査的80名学生中近视眼患者为14名,占17.5%。显然,近视率甲校高于乙校。当分别考察男女生的近视率时,发现甲校抽查的15名男生中近视患者有2人,占13.3%,其余85名女生中近视患者为19人,占22.4%;乙校抽查的68名男生中近视患者为10人,占14.7%,其余12名女生中近视患者为4人,占33.3%。结果按男女生分别计算近视发病率,乙校均高于甲校。问题出在哪里呢?哪个结论可靠些?

  通过系统学习了《教育与心理统计》一书,使我深深认识到:在观察教育现象时,不仅要看到个别的事实和现象,更要看到由许多个别现象所组成的整体状况,才能确定个体在整体中的相对位置;在观察局部现象时,还要考虑它对整体属性有多么大的代表性等等。前面说的那个学生的某科成绩,只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个别的信息,只知道他数学得了90分,还不能说明他成绩的优劣,而只有在了解了他所在整体(班级)的平均成绩和内部差异(标准差)的情况下,这90分才具有相对的意义。在近视问题的调査中,假定统计数字都是属实的,两校在抽样中都未能反映整体的客观现实,他们在抽样时显然没有考虑到按照男女生人数的实际比例进行抽样调查,因而影响了调查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以上说明,观察教育现象,进行教育研究,离不开教育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教育统计学就是其中之一。

  开展教育研究活动,进行教育改革实验,探索教育规律,往往在某些局部单位进行,不可能在所有学生(如全市、全国)中去调查和实验,因为这样时效快,可以节省人力、物力,避免教育事业遭受损失。但是局部的调查或实验结果能不能代表整体的规律呢?统计学告诉我们:只有进行科学的抽样,严格控制实验因素,强调调査观测的客观性,经过恰当的统计分析,才能正确地估计局部调査或实验的结果在总体中的代表程度及其误差的大小。因此,认真学习和运用统计学,对于观察教育现象、进行教育改革实验、探索教育规律,是大有裨益的。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