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青年文摘 >那些年,我们一起调整过时钟

那些年,我们一起调整过时钟

时间:2015-04-01 来源:阅来网

 实施夏时制的初衷是为了节省能源,但在我国,夏时制有点“水土不服”。 
  现在几点?现在的你和十几年前的你,回答是不一样的。 
  这是因为夏时制,也称夏令时。1986年至1991年,我国曾经实行过六年的夏时制。如今,能看到“夏时制”的地方只有在医院。7月开始,北京市的多家医院开始实施夏时制门诊。据《北京晨报》报道,朝阳医院等把挂号和就诊时间提前了半个小时,以使就诊患者能够避开夏日中午时段的高温。 
  不过,这和十几年前的夏时制已经不是一回事。1986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夏令时的通知》,具体作法是:每年4月中旬第一个星期日的凌晨,将表针由2时拨到3时;到9月中旬第一个星期日的凌晨2时,将表针由2时拨回1时。 
  在夏令时开始和结束的前几天,乡镇大喇叭还要提醒大家记得半夜起床调整时针。在夏时制中出生的婴儿,登记出生时间时还要减去一小时。每年拨两次时针和烤红薯、彩色玻璃弹珠一同成为了70后、80后群体的集体记忆。 
  之所以实行夏时制,是为了节能。这项提议最初由时任国家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窦莘元提出。据他1986年发表的科研文章称,实行夏时制一年可节约7.54亿度电,占全国照明电量的8%。 
  这和夏时制最初的起源是一致的。这个词来自于英语的“Daylight Saying Time”,也就是张爱玲的小说《倾城之恋》开篇时提到的“节省天光,为了充分利用白天的光照,而在夏季人为调整人们起床和工作的时刻。这个主意来自美国奇才本杰明·富兰克林。1784年,富克兰林在任美国驻法大使期间,看到优哉游哉的法国人早上10点才起床,浪费了太好时光,就给《巴黎》杂志写信建议法国人早睡早起,这样每年可以节约6400万磅蜡烛。 
  夏时制真正成为制度是100多年以后。1907年时区划分以后,英国建筑师威廉·维莱特正式向英国议会提议实行夏时制,除了节省能源之外,每天因早起“多出”的时间还可以用来训练士兵。 
  但德国却先于英国采纳了维莱特的建议。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率先实行夏时制。由于担心德国会从中获益,英国才把夏时制正式提上日程,立马取得了明显效果——一战期间,英国的煤气和电力的消耗量因为夏时制节省了15%。 
  法国、俄国、美国等参战国也很快效仿。美国在一战、二战期间实行过夏时制,战后取消,直到1966年起长期实行;大部分欧洲国家在1976年之后,由于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导致的石油危机,才开始实行夏时制。 
  不过,夏时制在中国遭遇了“水土不服”。国内部分城市则对作息调整产生了不适应。广州市公安局的数据显示,广州市市区1986年7月的交通事故发生率同比上升19%,经济损失上升52.7%,原因是司机睡眠不足。为此,广东省当年还特意向中央递交过书面报告,建议取消夏时制。 
  受影响最大的是铁路部门,在实施夏时制期间,所有列车的调度工作每年都要改动两次,工作量巨大。广州火车站抱怨说:“(夏时制实行的第一天)实际上只有23个小时,再怎么调整也撵不上时间。” 
  对夏时制不适应的还有西部地区。我国东西部时差达四个时,但统一使用北京时间计时,实施夏时制后,原本上午10点上班的新疆地区,上班时间变成了“中午”11点,午饭时间则变成了“下午”3点。 
  相比之下,通过夏时制节省能源的效果并不明显。例如广东省由于夏日白天酷热,当地人更习惯在夜间活动。夜间照明并未减少。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也表示,夏时制只对上班族有作用,对于农村地区意义似乎不大。据《新京报》报道,1989年,最初倡议实施夏时制的窦莘元前往云南访问,发现当地农民并不承认夏时制。 
  1992年,中国宣布不再使用夏时制,成为大国中唯一没有实施夏时制的国家。 
  选自《壹读》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