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作文大全 >材料作文怎么写

材料作文怎么写

时间:2015-04-30 来源:阅来网

【篇一:材料作文怎么写】

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是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如2004年哈尔滨市中考作文题的材料为:一位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美丽的雕塑,有人问他:"你是怎样雕出这座完美的雕塑的?"雕塑家回答:"这座雕像原来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其实,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外面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美的自我!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

整体上看是讲“雕塑”与“个人成长”之间的一个类比关系,关键词是“边边角角”,要注意联想到自己成长过程当中多余的可以去除的一些东西,可以是行为、习惯、语言、穿着等等。如果把重点放在如何“获得完美的自我”则没有抓住材料的中心,显然是跑题了。

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

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篇二:材料作文怎么写】

材料作文是根据既定材料,对材料进行分析、提炼,从而得出一定的看法和观点的一种作文形式。

材料作文中,所提供的材料的来源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或是寓言故事、历史事实,或是诗歌、漫画、名人名言,或是最近发生的事件、报刊上刊登的新闻等等。这些材料有时是单个的,有时则是一系列、一组。

材料作文的体裁范围也很广,有的要求写作一篇记叙文、有的则要求写作说明文,不过,更多的是要求根据材料写作议论文。也有的材料作文可能要求写作者根据所给的材料进行联想、想象等,把材料续写、扩写或缩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我们这里主要讲如何根据材料写作议论文。

在“给出的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写作这一特点决定了写作材料作文的基本要求:紧扣材料。作文的中心内容、主要观点等必须紧扣材料,不能与材料无关,但也不能生搬硬套。这样就决定了正确分析材料、合理应用材料、抓住材料的主要矛盾是材料作文的写作基础。

如何正确分析材料呢?首先,要仔细地阅读材料,从中提炼出几种可能的观点。如果是多篇材料,则要从中理出他们的相同点,抓住主要矛盾。有这么一道作文题:题目是一幅漫画,画的是一位志大才疏的挖井人,由于缺乏毅力、浅尝辄止,终于失败的经过。这位挖井人在地上掘了不少的深坑、浅坑,大坑、小坑,但没有一次能坚持到底。而他所挖的地面下方并不太深的地方就有水。这幅漫画想要说明什么呢?让我们来试着作一下分析:

一、人多力量大。挖井的人太少了,所以挖不到水;

二、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应该借助于机器,靠科学的力量来挖井。

三、做任何事都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心二意。认准一个坑挖下去,最终一定会挖到水的。

以上三种分析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是,前两种情况都未免太牵强了。虽然只有一个人在挖井,也没有机器,但水离地面并不深,而且其中有一个坑差一点就要挖到水了,这说明凭借一个人的力量也是可以挖成这口井的。那么,为什么没有挖到水呢?就是因为挖井人浅尝辄止,没有恒心,每次挖了一会儿之后就灰心失望而换地方另挖了。这样,第三个结论的正确性就不言而喻了。如果是多则材料呢?假设前面提到的挖井是一个材料,另外一个材料则是"愚公移山"的故事。老愚公家门口有一座大山,进进出出十分不方便,愚公便下定决心把这座山移走,于是让他的家人全部出马,一锨一筐地挖山抬土。一个聪明人看见了,觉得愚公真是太傻了,这样下去,何年何月才能把这座大山移走呢?老愚公告诉他,我儿子之后有孙子,孙子之后有重孙子,子子孙孙永无穷尽,总有一天是会把这座大山移走的。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则寓言和前边挖井故事一正一反,共同说明了一个道理:只要持之以恒,终会达到目的。在得出正确的结论后,还要结合现实、引用事实和材料对结论进行合理的论证。即选取合适的论据。请看下面一则材料:

一个人走到树林里,砍倒一棵树,动手把它锯成木板。他把树干的一头放在树墩上,自己骑在树干上,动手锯起来。他往锯开的缝里楔进一个楔子,然后再锯下去;过了一会儿他又把楔子拔出来,朝下移到一个新地方楔进去。

一只猴子坐在一棵树上,看他干活。

这人躺下打盹时,猴子爬下来骑在树干上,也用锯锯起来。但当它拔出楔子时,树干一合拢,夹住了它的尾巴。它极度挣扎,尖声大叫。那人被闹醒了。他把猢狲打倒在地,用绳子把它捆起来。(陈运德等译《世界著名寓言一百篇》)

这篇材料说明了盲目模仿带来的危害。盲目模仿不仅有可能使事情不成功,甚至还会危及自身。那么如何来论证这一点呢?我们可以运用“邯郸学步”和“东施效颦”两个例子来说明。“邯郸学步”讲的是一个人听说邯郸地区的人走路姿势十分好看,就来到这里学习,但学到最后,不仅没有学到邯郸人曼妙的步态,反而忘记了自己原来是怎么走路的,最后只好爬着回家。“东施效颦”说的则是美丽的西施姑娘犯了心疼病,一只手捂着胸口,眉头紧皱,别人看到了觉得这个姿势非常美,她的邻居――相貌丑陋的东施姑娘看到了,也学着做出同样的姿势,但并没有得到人们的夸奖,因为这样一来,她看上去更丑了。这两个故事说的也都是模仿不当造成的不良后果,但侧重点又有不同,“邯郸学步”的重点在于:模仿要讲究方式方法,“东施效颦”则是说模仿要看自身的条件是否适合。显然,第二个故事与题目中的材料更接近。那么我们可以选取第二个故事来证明论点。

材料作文的材料较多地来自历史事实或现实生活,它们往往反映了现实的某个方面、某些问题,所以材料作文中,论点的提炼一定要有现实意义。象文中我们提到的持之以恒、盲目模仿等,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很多事例,对这些观点的提倡或者批判,会在很大程度上指导现实的学习、生活或工作,所以在写作时一定要结合客观现实,力求写出的文章具有现实意义。

课后作业:弄清“买椟还珠”这一成语的含义,并据此写作一篇作文。要求紧扣材料,论点鲜明,论据充分,字数在800左右。

【篇三:材料作文写法】

材料作文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如2004年哈尔滨市中考作文题的材料为:一位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美丽的雕塑,有人问他:"你是怎样雕出这座完美的雕塑的?"雕塑家回答:"这座雕像原来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其实,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外面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美的自我!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

整体上看是讲“雕塑”与“个人成长”之间的一个类比关系,关键词是“边边角角”,要注意联想到自己成长过程当中多余的可以去除的一些东西,可以是行为、习惯、语言、穿着等等。如果把重点放在如何“获得完美的自我”则没有抓住材料的中心,显然是跑题了。

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

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写好给材料作文要注意什么,下面举例说明:

帝召开一个会议,了解自从赐给了动物们翅膀后,它们是如何使用的。

鹰说:“我用翅膀在天空上飞翔,在这个高度里,一切猎物都逃不过我的眼睛,我因此而生活无忧。”

驼鸟说:“我用双腿在沙漠里奔跑,翅膀从没派上用场,它背负在我身上,已成了沉重的负担。”

企鹅说:“我已把翅膀变成了鳍,它使我和鱼一样,能够在海洋的深处自由来往。”

上帝忽然发现现场坐着一个人,便奇怪地问:“你没有翅膀,来这干啥?”

人说:“上帝啊,虽然你没有赐予我翅膀,但是我产灵魂却可以飞翔,他带着我飞翔到任何脚步下不能到达的地方。”

上帝听了这番话后,感喟良久。其实,“那个人”说的话也同样给我们大家以很多启示。

一、选好角度先立题。

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归纳出可写的角度。从材料中“那个人”说的话里可以概括出如下角度:1、让心灵的翅膀去飞翔,2、不依赖别人的恩赐,3、不要把抱怨上帝的不公,4、上帝是公平的。从同样的翅膀,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用处中可归纳出以下观点:5、路是人走出来的,6、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还可以“雄鹰、驼鸟、企鹅”为题,谈谈适应环境,在恶劣的环境里生存发展走向成功的观点。然后从众多的角度中选取一个最切题的自己最熟悉的内容去写,这样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纪敏同学的作文《用心灵的翅膀去飞翔》,就拟定了一个醒目、鲜明、生动的题目。

二、结构安排要合理。材料作文的结构至少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述读材料归纳论点,联系现实分析论点,总结全文强调观点。述读部分要简洁明了,切忌抄灵原文。联系实际部分是全文重点,要详写。结尾部分总结全文,要照应材料,照应文题,要言简意赅。

三、以用修辞语言美。一篇好文章不仅要观点正确,结构合理,还应有优美的语言。文章中多用比喻,会使文章更富于形象的魅力。文章中多用拟人,会使语会生动有趣味,充满活力。文章中多用排比会使文章更加有气魄。一篇文章以用修辞,斟词酌句,会给文章增添许多亮丽的色彩。

四、文字要有感染力。俗话说:文如其人。一个人的善良、凶残、谦逊、傲慢、高雅、粗鲁都会表现在他的文章里。想使你的文章以善良、谦逊、高雅感染人吗?那就不要把带有凶恶、傲慢、粗鲁意味的问语写进你的文章。看完一篇抄写工整、语句流畅的作文,就会让人想到作者是一个认真负责,办事一丝不苟的人。阅卷老师总会高抬贵手多给几分的。对一篇错字连篇,字迹了草无法辩认的文章,给以冷遇甚至遭到贬斥那是很自然的事。文字是否具有感染力,抄写是否工整也是考试作文很重要的一环。

材料作文的写作“四忌”。

1、忌抛开材料,“另起炉灶”。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尽管都有材料,但二者对材料的处理有所不同。话题作文强调的是相关,材料可用可不用;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依据,包孕着文章的主旨,材料在文中必须出现。不少考生写惯了话题作文,导致忽视了材料作文中的材料,以致于“另起炉灶”。

2、忌不按指令写作。材料作文的试题,一般包括两上部分,一部分是材料,另一部分是写作要求。写作要求或以提示语出现,或另列出“要求”、“注意”。审题时,不仅要吃透材料,还必须看清写作的具体要求,按照试题的指令写作。切忌不看要求,或未看清要求,即下笔千言,却离题万里。

3、忌观点提炼不准确。材料作文的文章主旨是从材料中得来的,考生如果在阅读材料时提炼的观点背离了材料的内涵,那么将直接导致该篇作文的失败,即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4、忌漠视材料中的关键句。作为材料作文,每篇材料都有关键句,只不过有的不明显而已。关键句在文段中所起的作用或画龙点睛或提纲挈领,一些考生过分的强调整篇材料主旨而忽视了关键句,导致写出的文章很难出彩。

【篇四:材料作文怎么写】

材料作文是继话题作文之后的高考作文新宠。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写作材料作文的水平?与其给学生太多你可以这样写、可以那样写的模棱两可选择的训练方式,不如找出一种最行之有效的方式供学生借鉴与参考,使训练的针对性更强,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进而举一反三,写出适合自己风格的优秀作文。本课题将从几个方面去探究写作的方法。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材料作文就是给考生一个背景材料,不限定话题,但考生要做的是从所给的材料中准确地概括出一个话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立意。快速正确审题、立意在写作材料作文中至关重要。稍有不慎,就会全盘皆输、前功尽弃。如何审题?一般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一、通读材料,全面理解材料,抓中心话题

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但作为考场作文,不是写什么都可以,按出题者的意图,作文范围会有一定的指向性。所以考生一定要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抓中心话题去写作。

举例:阅读下面的材料,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五岁的汉克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到森林干活,突然间下起雨来,可是他们只带了一块雨披。爸爸将雨披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汉克。汉克问道:“为什么爸爸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我呢?”爸爸回答道:“因为爸爸比妈妈强大,妈妈比哥哥强大,哥哥又比你强大呀。我们都会保护比较弱小的人。”汉克左右看了看,跑过去将雨披撑开来,挡在了一朵风雨中飘摇的娇弱小花上面。

从材料来看,审题的突破点在于爸爸回答汉克“因为爸爸比妈妈强大,妈妈比哥哥强大,哥哥又比你强大呀。我们都会保护比较弱小的人”。关键词:“保护弱小”。所以,本篇文章最佳的立意是以“保护弱小”这中心话题展开。在此基础上可以有以下的立意:

1。保护弱势群体,对贫弱同情悲悯;

2、矜悯孤弱,

3、能力有多大,护弱的责任有多大

4、你、我、他,人人都可以成为护弱的天使

一些学生过于关注汉克最后的举动,或者关注汉克保护的对象,没全面理解材料,抓住中心话题,将材料理解为是保护大自然,保护植被,热爱生命(这种立意仅仅体现了材料最后一句话,不能体现父、母、哥和汉克之间的爱护)等,甚至有学生为了让立意出新,反弹琵琶,剑走偏锋,将立意确定为“弱者”不“弱”,“弱者”也可以强大等。

二、围绕中心话题,多角度立意的几种常见方法

如何多角度开掘观点、立意,把写作文章的方向引到考生熟悉的领域?学生需掌握如下几种方法:

1、找关键句法

入上则材料中的关键句“我们都会保护比较弱小的人”,是材料的核心内容所在。

训练:阅读下面的材料,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野兔是一种十分狡猾的动物,缺乏经验的猎手很难捕获到它们。但是一到下雪天,野兔的末日就到了。因为野兔从来不敢走没有自己脚印的路,当它从窝中出来觅食时,它总是小心翼翼的,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逃之夭夭。但走过一段路后,如果是安全的,它返回时也会按照原路。猎人就是根据野兔的这一特性,只要找到野兔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然后设一个机关,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收获猎物了。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了。

审题方法:找关键词法。关键句“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

立意:走熟悉的路也会摔倒,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不断变化的世界“别摔在熟悉的路上”

野兔谨小慎微,不敢走新路,不敢创新不要谨小慎微、敢于走新路、敢于创新

2、提问法

提问法适合有角色对话的材料,提问的角度可以就不同的角色提问。提问的步骤有3步

A、他、她的说法、做法对不对?

B、为什么?

C、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举例:

2006年全国一套作文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①从牧羊人的角度来看:

第一步提问:乌鸦这么做到底对不对呢?

牧羊人的态度很鲜明: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显然是否定的。

第二步提问:否定乌鸦的什么?

答:头脑发热,不自量力,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知。

第三步提问: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

人要有自知之明。

人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不能盲从、蛮干。

指引一个人成功的道路可能将另一个人引向失败。

┅┅┅┅

②从孩子的角度来看:

第一步提问:乌鸦这么做到底对不对呢?

孩子的态度也很鲜明:它也很可爱啊!显然是肯定的。

第二步提问:肯定乌鸦的什么?

答:它羡慕鹰的本领,它拼命练习,它要改变自己,它为了梦想而努力,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精神!

第三步提问: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

让梦想指引人生,虽然有时可能失败,但倒在为理想而努力的路途中,也是一种壮美。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奋斗可能失败,自甘平庸永不会成功。

勇于挑战自己才能超越自己。

③从第三者的角度看:

综合父子二人的评价,指出二者所言均有道理又均有不足,从而得出偏重一方或肯定双方的结论。

如:

人应该志存高远,人应该充满热情,但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条,选择道路的时候要切合自身实际,不要盲从他人。

人应有自知之明,但更要有梦想和勇气。

人既要有理智又要有梦想。

┅┅┅┅

3、由果溯因法

果溯因法就是指对材料提到的结果进行思考,看早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从而展开立意。举例:

古代有一个渔翁,一天,在井里网捞了两条大鲤鱼;第二天,在井里捞到了三条鲫鱼;第三天,仅仅捞到了几只米虾;第四天,第五天……什么也没捞到,这是为什么呢?

审题方法:以果溯因法。

结果:渔翁第二天以后什么也没捞到

原因:空间不宽水域狭窄藏鱼不多

启示:到广阔的空间去撒网,方有丰硕的收获。

训练题:

某省一扶贫工作团,做了件扶贫实事,向某个贫困山区赠送了一批优良种羊。几个月后去了解情况,村民们说,羊肉的味道很好,请再送些来。

审题方法:以果溯因法。

结果:扶贫送了优良种羊村民说羊肉好吃再送些来

原因:村民观念落后,素质不高,扶贫工作治标不治本

启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3、据报载,一位中学生设计了一项航天项目实验方案,自以为肯定能得到全国一等奖,结果只得了三等奖,发奖时,他竟不起立领奖;还有一位中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了一项发明创造的设计,当他得知工厂要投产时,却单独和厂方洽谈,要厂方给他两万元人民币,或送他出国留学。

审题方法:以果溯因法

结果:不起立领奖单独和厂方谈判合作的成果

原因:有才无德

启示: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审题立意常出现的问题

常见的审题立意错误(跑偏多丑旧)

①对话题的指向性弄不明白,硬要反弹琵琶。(跑)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又如上面关于汉克的材料:弱者”不“弱”,“弱者”不需要保护

②只看话题不看材料和导语,抓住一个敏感字词,不全面考虑各种限制,造成偏离题意;

如汉克一家的故事的材料,单写“爱”,如《世间需要传递爱》〈爱的力量〉,把爱等同与“护弱”,如《强大了就要毁灭(估计这个同学只看到这个词就信笔写了,什么都不想),如〈保护环境〉

③偷换概念。(偏)如:把庇护留给需要的人(“需要的人”不等于弱者,偷换概念)

④审题虽准,但立意虚、浅、俗。(丑)

⑤缺乏现实意义。(旧)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