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名言 > 格言警句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意思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意思

时间:2014-10-12 来源:阅来网

  这句话最先出自于《史记·留侯世家》,后来经过一些演变而形成的。它的意思是:好药吃起来很苦,但有利于治病;忠诚的话听起来刺耳,却有利于行为。
 
  根据史料记载,在刘邦建立汉朝的过程中,有一位很有谋略的人物贡献很大,他就是被封为留侯的张良。
 
  张良本是韩国人,祖父、父亲都曾担任过韩国的丞相。韩国被秦国灭亡以后,年轻的张良对秦始皇非常仇恨,想要为韩国报仇。他特意做了一个大铁锤,并找到一位大力士,趁着秦始皇到东方巡游时,埋伏在一个地方进行刺杀,结果没有砸中秦始皇的车辆。秦始皇大怒,下令捜捕,张良只好改名换姓,在外藏匿。
 
  秦朝末年,各地纷纷起义反抗秦朝,张良参加了刘邦的起义队伍,成为刘邦队伍中的重要谋士。刘邦也经常采纳张良的建议,两个人配合得很好。
 
  后来,刘邦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有一次,当他要去攻打驻守蛲关的秦军时,张良说:“现在秦军还很强大,可不能轻视呀!我听说这儿的守将是一个屠宰商人的儿子。商人是贪利的,可以利用。您一方面在山上布置人员、旗帜,作为疑兵,装出有5万人的样子,让他们摸不清我们的底数;另一方面,再派说客带上珍贵的礼物去劝说,用重金引诱他。于是刘邦就依计而行,那秦朝的将领果然答应帮助刘邦。
 
  这时,刘邦非常高兴,可是张良却很冷静。他对刘邦说:“这只是个别将军想叛变,恐怕全体官兵不会同意。所以我们要趁着他们现在松懈时去攻打他们。刘邦于是带兵出击,大败秦军,攻破了蛲关。起义队伍就长驱直入,抵达秦朝都城咸阳。秦王子婴见大势已去,只好投降,秦朝宣告灭亡。
 
  刘邦进入咸阳城后,常出入秦朝的官廷,那华丽的宫殿,奇异的珍宝都吸引着刘邦。刘邦就想在宫殿中住下来,享受那帝王的生活。武将樊哙劝说刘邦,但是他根本不听。张良知道后,很直率地对刘邦说:“秦朝统治者因为只顾享乐,结果使您取得了胜利。您本是为天下除害才来的,应当生活俭朴。现在刚刚进入咸阳,就安于享乐,那怎么行呢?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希望您听从樊哙的劝吿。”
 
  一席话,说动了刘邦。他带兵驻扎在咸阳城外,并赶忙派人封锁府库,造册登记宫廷中的财物,并且约法三章,很快就稳定了咸阳城里的秩序。
 
  张良在劝说刘邦不要在宫殿享乐时,引用了当时的俗语“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这是这句格言最早的出处。后来到三国时,魏国的王肃写了一本《孔子家语》,其中也有类似的句子:“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后来,再经过演变就成了“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了。它是比喻真心的劝诫或尖锐的批评,听起来可能暂时不舒服,但是很有益处。它在劝人时常常引用。
 
  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当患病服用中药之时,往往味道很苦,但为了康复,也只能忍受这苦味而服了下去,这是用作比喻的,重点是在说明后一句的良言苦口,但有利于人的行为。别人的批评规劝,虽然有些话听起来很刺耳,甚至有伤自尊心,但这也同如良药_样是有利于健康的。因此不能因为不是甜言蜜语而拒绝。常常想想这句名言,就能使我们在听到对自己的批评时,能冷静地对待,能认真地分析,能理智地接受。这样就能从善如流,不断地修正自己的错误,减少错误,而走向完美。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