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名言 > 格言警句 >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

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

时间:2014-10-12 来源:阅来网

  这句话出自于《史记·准阴侯列传》。这话的意思是,功业是难于成就,.而容易失败;时机是难于得到,而容易失去。它说明要珍惜机暹,抓住时机。
 
  秦王朝末期,爆发了农民起义,不久又发生了项羽、刘邦的楚汉之争。在楚汉战争中有一个重要人物叫韩信。
 
  韩信很有军亊才能,但开始人们都不了解他。他曾投靠项羽,项羽对他不重视,只给了他一个很小的官职。他又去投靠刘邦,刘邦也没有重视他。韩信觉得自己的才能无法发挥,于是也离开了刘邦的队伍。
 
  平日里,萧何与韩信有过接触,了解韩信是个人才。当他听说韩信走了后,就急忙去追他,一直把他劝回到刘邦的队伍里。另一方面,他又一再向刘邦推荐韩信,说服了刘邦,刘邦于是拜韩信为大将,统领大军与项羽作战。
 
  韩信确实才能出众,既勇敢,有魄力,还很有计谋,很快就为刘邦攻下了魏国、赵国,收复了燕国、齐国的一些地方,完成了对项羽的战略包围。
 
  项羽这时才知道韩信的才能,面对着刘邦势力的迅速发展,他很有些恐慌。他知道韩信这个人很重要,韩信要帮刘邦,刘邦就会胜利;要是能帮自己,自己就能胜利。于是项羽就派一个叫武涉的人去劝说韩信,劝他帮助自己,或者脱离刘邦而中立。但韩信认为刘邦对自己不错,没有答应。
 
  不久,一个齐国人蒯通也来劝韩信。他以看相人的身份接近韩信,对韩信说;“看您的面相,不过最高是封侯罢了,而且还会有危险。可是看您的背部却高贵得很啊!”
 
  韩信一听,也很好奇,问蒯通;“这是怎么回事?"于是蒯通就大谈形势。他分析来,分析去。最终强调刘邦、项羽谁能取胜,关键在你韩信自己。也建议韩信脱离刘邦,自立旗号,三分天下。凭借着现在所控制的齐国(这时应韩信的要求,刘邦已封韩信为齐王),再发展势力,将来很有可能统一天下
 
  韩信听了后,回答说:“汉王刘邦待我很不错,我怎么能见利忘义,脱离他呢?”
 
  蒯通见韩信没有危机感,就进一步劝说。他举了当时张耳、胨余两人的事例。这两个人原来的交情非常好,好得像一个人一样。在赵国_个是宰相,—个是大将军,后来因一些小亊而变成了仇人。蒯通还举了历史上的文种、范蠡为例子,他们帮助越王勾践灭亡吴国之后,文种被勾践迫令自杀,范蠡逃亡归隐。他用这些亊例说明,人与人的关系是变化的,况且韩信的威望太高,对刘邦很有威胁。尽管蒯通说理充分,但是韩信仍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隔了几天,蒯通又去见韩信,再一次劝他不要犹豫,要当机立断,否则会失去良机。蒯通对韩信说:“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愿足下详察之!”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功业,是难于成就而容易失败的;时机,是难于得到而容易失掉的。时机啊时机,一旦失掉了,就不会再有了!希望韩信仔细考虑!
 
  韩信还是犹豫不决:既不忍心背叛刘邦,又认为自己功劳大,刘邦最终也不会对自己不好,最后还是没接受蒯通的建议。
 
  蒯通劝韩信时所说的“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这句话,后来人们常常引用,用它说明功业不容易建立,时机不容易得到。更多的是强调时机难得。
 
  时机就是客观上有利的条件,一个人建功立业,或者成就大事,固然要靠主观方面的努力,但也有客观条件的问题,有个时机、机遇的问题。当时机成熟之时,机遇到来之时,那么就容易成功,反之,时机不成熟,即使付出很大的努力也难免于失败。因此善于干事的人,就要敏感,要善于发现机遇,而一旦发现就必须迅速行动,抓住机遇,以促使事业的成功。然而时机也好,机遇也好,并非长期存在,有时很快就成为过去,因此,当时机到来之时,就要紧抓不放,以免错过了时机,而造成遗憾。像在战争中,发现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就要毫不犹豫地组织进攻。若是稍有迟疑,那就会遭到损失。防守也是,若是抢在敌人进攻之前,占到了某一有利地形,就有利于阻击敌人。丧失了战机,只能造成损失。这就是“兵贵神速”的道理。在商场上也一样,如果得到有关信息,迟迟不采取行动,商机错过,就会造成商业上的失败,相反及时地掌握了商机,就会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获胜。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