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散文精选 >论老之将至

论老之将至

时间:2014-08-02 来源:阅来网

  白特兰•亚瑟•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出生在 贵族家庭。1890年入剑桥大学学习。1895年去德国考察..,1920年访问前苏联,1921年 到中国讲学,1938年至1944年在美国讲学。20世纪50年代后投身反侵略战争的和平 运动。一生写有四十余部著作,涉及哲学、数学、自然科学、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历史和宗教各个方面。主要作品有《数学原理》《哲学论文》《神秘主义与逻辑学》《记忆中的画面及其他》等。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论老之将至

  虽然有这样一个标题,这篇文章真正要谈的却是怎样才能不老。在我 这个年纪,这实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的第一个忠告是,要仔细选 择你的祖先。尽管我的双亲皆属早逝,但是考虑到我的其他祖先,我的选 择还是很不错的。是的,我的外祖父六十七岁时去世,正值盛年,可是另外 三位祖父辈的亲人都活到八十岁以上。至于稍远些的亲戚,我只发现一位 没能长寿的,他死于一种已罕见的病症:被杀头。我的一位曾祖母是吉本® 的朋友,她活到九十二岁高龄’ 一直到死,她始终是让子孙们全都感到敬畏 的人。我的外祖母,一辈子生了十个孩子,活了九个,还有一个早年夭折, 此外还有过多次流产。可是守寡之后,她马上就致力于妇女的高等教育事 业。她是格顿学院35的创办人之一,力图使妇女进人医疗行业。她总好讲 起她在意大利遇到过的一位面容悲哀的老年绅士,她询问他忧郁的缘故, 他说他刚刚失去了两个孙子。“天哪!”她叫道,“我有七十二个孙儿孙女, 如果我每失去一个就要悲伤不止,那我就没法活了 ! ” “奇怪的母亲®。”他 回答说。但是,作为她的七十二个孙儿孙女的一员,我却要说我更喜欢她 的见地。上了八十岁,.她开始感到有些难于人睡,她便经常在午夜时分至 凌晨三时这段时间里阅读科普方面的书籍。我想她根本就没有工夫去留 意她在衰老。我认为,这就是保持年轻的最佳方法。如果你的兴趣和活动 既广泛又浓烈,而且你又能从中感到自己仍然精力旺盛,那么你就不必去 考虑你已经活了多少年这种纯粹的统计学情况,更不必去考虑你那也许不 很长久的未来。

  至于健康’由于我这一生几乎从未患过病,也就没有什么有益的忠告。 我吃喝皆随心所欲,醒不了的时候就睡觉。我做事情从不以它是否有益健康为根据,尽管实际上我喜欢做的事情通常是有益健康的。

  从心理角度讲,老年需防止两种危险。一是过分沉湎于往事。人不能生活在回忆当中,不能生活在对美好的往昔的怀念或对去世的友人的哀念 之中。一个人应当把心思放在未来,放到需要自己去做点什么的事情上, 要做到这一点并非轻而易举,往事的影响总是在不断地增加。人们总好认 为自己过去的情感要比现在强烈得多,头脑也比现在敏锐。假如真的如 此,就该忘掉它;而如果可以忘掉它,那你自以为是的情况就可能并不是真 的。 

  另一件应当避免的事是依恋年轻人,期望从他们的勃勃生气中获取力 量。子女们长大成人之后,都想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如果你坯像他们年 幼时,那样关心他们,你就会成为他们的包楸,除非他们是异常迟钝的人。 我不是说不应该关心子女,而是说这种关心应该是含蓄的,假如可能的话, 还应是宽厚的,而不应该过分地感情用事。动物的幼子一旦自立,大动物 就不再关心它们了。人类则因其幼年时期较长而难于做到这一点。

  我认为,对于那些具有强烈的爱好、其活动又都恰当适宜、并且不受个 人情感影响的人们,成功地度过老年绝非难事。只有在这个范围里,长寿才真正有益;只有在这个范围里,源于经验的智慧才能不受压制地得到运 用。告诫已经成人的孩子别犯错误是没有用处的,因为一来他们不会相信 你,二来错误原来就是教育所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但是,如果你是那种 受个人情感支配的人,你就会感到,不把心思都放在子女和孙儿女身上,你 就会觉得生活很空虚。假如事实确是如此,那么当你还能为他们提供物质 上的帮助,譬如支援他们一笔钱或者为他们编织毛线外套的时候,你就必 须明白,绝不要期望他们会因为你的陪伴而感到快活。

  有些老人因害怕死亡而苦恼。年轻人害怕死亡是可以理解的。有些 年轻人担心他们会在战斗中丧生。一想到会失去生活能够给予他们的种 种美好事物,他们就感到痛苦。这种担心并不是无缘无故的,也是情有可 原的。但是,对于一位经历了人世的悲欢、履行了个人职责的老人,害怕死 亡就有些可怜且可耻了。克服这种恐惧的最好办法是——至少我是这样 看的——逐渐扩大你的兴趣范围并使其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直至包围自 我的围墙一点一点地离开你,而你的生活则越来越融合于大家的生活之 中。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应该像河水一样——开始是细小的,被限制在狭窄的两岸之间,然后热烈地冲过巨石、滑下瀑布。渐渐地,河道变宽了,河岸 扩展了,河水流得更平衡了。最后,河水流人了海洋,不再有明显的间断和 停顿,而后便毫无痛苦地摆脱了自身的存在。能够这样理解自己的一生的 老人,将不会因害怕死亡而痛苦,因为他所珍爱的一切都将继续存在下去。 而且,如果随着精力的衰退,疲倦之感日渐增加,长眠并非是不受欢迎的念 头。我渴望死于尚能劳作之时,同时知道他人将继续我所未竟的事业,我 大可因为已经尽了自己之所能而感到安慰。

  (申慧辉译)

  【注释】①爱德华•吉本(1737—1794),英国历史学家,著有《罗马帝国衰亡史》等著作。 ②剑桥大学的第一所女子学院,建于1869年。③原文为拉丁文。

  【鉴赏】作者深刻地了解老之将至的人群的心态,以哲学家的睿智洞察人生,在“论老之将至”时,把论点集中在“怎样才能不老”的命题上。

  开篇便以朴素的坦诚起笔,颇为仔细地展示出作者长寿的家族史,并 以有七十二个孙儿、孙女的外祖母全身心地“致力于妇女的高等教育事 业”,创办剑桥大学第一所女子学院的事实,与一个刚失去两个孙子而“面 容悲哀的老绅士”相互对比,展现八十高龄的外祖母不过分依恋年轻人,且 不断勤奋阅读的心态和行动,引出“这就是保持年轻的最佳方法”这一结 论,以此照应“不老”的论题。

  文章中部,继续以叙议结合的自述方式展开,先略述身体健康,再详述 心理健康对“人生不老”的意义。而从心理角度讲,不过分沉湎于往事, “把心思放在未来”;避免“依恋年轻人”,免除过分关心子女的心理;“具有 强烈的爱好、其活动又都恰当适宜、并且不受个人情感影响。”这些都是心 理不老的重要标志。

  文章尾段,对“因害怕死亡而苦恼”的老人进行抚慰,并以“每一个人 的生活都应该像河水一样”这个精妙的比喻去鼓舞他们,帮助他们认识生 命正如从涓涓细流开始,经历奔腾激湍的壮阔,最终归于“不再有明显的间 断和停顿”的海洋,“而后便毫无痛苦地摆脱自身的存在”。此时,只要自 己“所珍爱的一切都将继续存在下去”,只要自己未竞事业后继有人,便 “不会因害怕死亡而痛苦”,从而寓入了 “人生不老是精神永驻人间”的理 念。

  本文立意鲜活,逻辑层次分明,多角度地从各个侧面展示了“人生不 老”的含义,是吟味人生,析理透彻之作。

  文章用语精彩。开篇谈“不老”,便写出“我的第一忠告是,要仔细选 择你的祖先”,这“选择”一词的妙用,透出每个人都“难于选择”的诙谐。 文中谈健康时说,“我吃喝皆随心所欲,醒不了的时候就睡觉”,诙谐中隐 含欢乐。文章结尾说,“如果随着精力的衰退,疲倦之感日渐增加,长眠并 非是不受欢迎的念头”,又于诙谐中透出达观。至于以河水比喻人生那一 大段描写语句,不但形象、具体、生动,而且也在论理时融入了浓烈的感情 色彩,能使“人生不老”的情趣,久久激荡在读者胸中。

相关内容